APP下载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018-02-27朱世海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情境

摘 要 情境模拟、情境优化、情境强化、情境深化的情境创设让情境一层层地深入学生的脑海,鲜明的形象直接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导入法、点拨法、训练法、迁移法的阅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阅读教学方法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创设情境为方法,为释放儿童的天性,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以及审美力提出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李吉林;情境;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179-01

李吉林,一位德高望重的小学语文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研究,最后终于创建了令小学语文界为之震撼的情境教学理论,其研究成果改变了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主体部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在情境中得到了发展。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学生能力和语文课本知识这两方面,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境阅读教学法就是老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直观的形象,借助生活实体情境,教师有意识的用音乐、图画、角色扮演等艺术表现形式营造一种表现情境,让学生走进设计的情境中,让不能说话的阅读教材变得活起来,呈现阅读教材中的语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情境的展现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一、情境模拟导入策略

导入是一堂新课的开始,要想在开始的时候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新课的导入并不那么简单。情境模拟导入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通过问题导入、演示导入、悬念导入的方法,根据备课内容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精神集中在课堂上。

二、情境优化点拨策略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握教材的中心,这时教师在教学时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情境阅读教学并不是只创设情境就行,善于利用情境的创设,对阅读教材中学生不懂的句子进行恰当的点拨。巧妙设计问题,充分启发思维,精确把握时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全篇,这些所有的情境感知都贯穿在学生初读、细读、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三、情境强化训练策略

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某种意义上,是让学生掌握工具,无论是掌握工具,还是掌握一种技能技巧,都要通过不断训练才能将其掌握。为此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结合学科和教材特点,进行专项情境训练,以此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使学生通过训练,基本技能能够获得明显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认知、交流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文技能的掌握。

(一)认知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认知的基础是字和词的教学,而字和词的教学不能脱离文章而进行教学,汉字每个字的意思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不同,所以李吉林老师在进行字和词的认知教学时总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要想阅读和写作能够提高,正确理解字和词的意思是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让词在进入儿童意识的时候,带着鲜明的情绪色彩。”这说明学生在第一次感受一个词语的时候,它的形象和感情色彩应尽量地给学生丰富的感知和鲜明的印象,这样一个词语才能真正地说进入了学生的大脑。李老师在词的教学中提出,应根据学生有关的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的积累多少,根据词语在课文中的地位主次,以及词语的词性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教学。

(二)交流训练。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讲读读,让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交流训练贯穿其中。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思想感情,老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不同进行训练,说话训练的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而有所不同。李吉林老师在讲授诗歌、散文时,训练的重点主要放在指导阅读和背诵,要求学生更够读出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读出语调和停顿。对于在讲授童话、寓言和故事时,重点放在指导復述上,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一句或一段,这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学生的表述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也开始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三)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声朗读能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让学生多读,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会理解的更加透彻,语文的语感会在一遍一遍的阅读中慢慢提升。李吉林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明确地提出读书不可添字、减字、改字,要求学生看清每个字,读通每句话,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后能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指导他们朗读课文,他们就能读出来文中词语的轻重强弱以此表现出不同语调。学生有了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课文中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被接受和理解。

四、情境深化迁移策略

阅读情境教学中创设的生动的形象,学生产生的真挚情感和开拓的深远意境都是依靠蕴含的理念将这三者融合在一起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是过渡和桥梁作用,关键是要通过语言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通过情感迁移、想象迁移、思维迁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把它们带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帮助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半壁江山,是小学生识字阅读的重要途径与门道,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职责与重要使命。情境阅读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阅读教学的方法,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理可循,让沉闷的阅读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四——美·智·趣的教学情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4):4.

作者简介:朱世海(1966-),男,汉族,重庆潼南人,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和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情境
给课堂一个“情境” 给教学赢得“高效”
巧设情境 提升课堂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以主题情境统领单元复习
蹊跷的洪水——从高考试题的“真情境、真问题”谈起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我是小导游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