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读”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8-02-27邓贵群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邓贵群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有限,因此他们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加强对其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为了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并且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學中采用“读-写-读”的教学模式,以此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此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读”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读-写-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145-01

一、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接触不良读物,影响学生辨别鉴赏能力的提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开始对于一些快消费产品更加的感兴趣,诸如一些微小说、网络文学等等类型的文章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不乏有一些盲目追求利益的人写出来的充斥着暴力、黄色元素的文章,而如今是一个信息化十分发达的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在网络上浏览各种信息,这也导致那些对事物缺乏分辨能力的小学生可以随意的浏览到不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这就需要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监督小学生平时阅读的文章是积极向上的,老师也应该严格为学生挑选在学校阅读的读物,严禁那些低俗小说进入校园。

(二)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够先进。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语文老师都已经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但在部分学校仍旧有一些语文老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也没有与时俱进。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语文老师没有认识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只是像完成教学任务一样的去要求学生在阅读优秀文章后进行模仿写作,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没办法写出优秀的文章的,哪怕进行反复的写作练习也很难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阅读与写作教学没有实现有效结合。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为学生设置阅读任务时都是强制性的规定学生必须读完多少文章,在这种强制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说心根本就不在学习上,学生对于阅读根本就提不起兴趣,不管学生阅读多少优秀的文章也是于事无补。另外语文老师也没有注意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后没有及时的安排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对于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效率来说是不利的,一些语文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读”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顾名思义,读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读是教师应该细细思考的问题,在进行读写结合式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应该分成阅读、记录与研读三部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受益人是学生,因此在第一部分的阅读过程中应该采取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形式,在阅读文章前,教师应该适当的布置一些趣味性与有价值的问题,由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们正确阅读,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问题明确大致的阅读方向,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初步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在进行阅读教学前的自主阅读是读写结合阅读教学的预热部分,也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基础,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了解,在教师提问的帮助下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第一部分的读既为后续写奠定基础,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写出阅读心得。在上述读的过程后,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可以凭借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简要的记录。记录的过程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总结,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写出相应心得,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加以解释,引导学生记录修辞手法以及文章优美的句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们在记录的过程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文本含义。在写时应该注意一点,写不是记笔记的过程,而是学生自身而发的记录与归纳,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多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知识点,使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在分析与记录中不断提升阅读水平。

(三)带领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可以设计分角色阅读、领读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例如,在开展《去年的树》一课教学活动时,就可以运用“读—写—读”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的想法和感受;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对文章进行朗读,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角色扮演的形式,分段或是分角色朗读,全面有效地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重视起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为了获得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语文老师应该采用“读—写—读”教学模式,第一,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引导学生写出阅读心得,让学生在阅读过后写出自己最真实的阅读心得;第三,带领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从而获得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

[2]孙运安,杨倩.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