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
2018-02-27郑鸿雁张丽陈战斌
郑鸿雁 张丽 陈战斌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治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结果:治疗组在术后24h、术后48h、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1周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影响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35岁;病程5~30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8岁,平均44.28岁;病程4~33年。两组之间一般资料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①心理调节:手术前患者通常存在紧张、焦虑情绪,主要是担心术后疼痛等问题。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介绍镇痛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反应,改善和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一些活动项目,如听音乐、紧张有节律的进行按摩操作,调节呼吸,放松紧张情绪,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②饮食方面:嘱患者清淡饮食,进食质软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适当进食一些润肠的水果或蜂蜜水等,预防便秘,尽量减少坚硬粪便对手术切口的刺激,减轻疼痛,促进早日痊愈。③舒适体位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舒适体位指导,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姿势,缓解疼痛反应和不适感。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①中药熏洗:方药主要组成:黄柏20g,苦参20g,当归15g,地榆15g,白及10g,马齿苋20g,紫花地丁15g,大黄10g。在开始熏洗前,向患者介绍中药熏洗的目的、方式、注意事项等,保证患者的积极配合。熏洗前,患者先清洗肛门,避免污染熏洗液,影响熏洗效果。1剂/d,分2次进行熏洗治疗。浸泡过程中,要保持熏洗液温度适宜,熏洗有效。也可以直接用药液擦洗,擦洗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引起疼痛反应及其他不适感。②耳穴压豆方式:在患者的神门、交感、肛门等耳部穴位自行按压,每天按壓>3次,每次按压持续3min左右,病情严重者可以延长按压时间,同时增加耳穴压豆治疗次数。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疗效指数≥95%。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痔核明显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75%但<95%。③有效:症状轻度,痔核略有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30%但<75%。④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手术创面未愈合,疗效指数<30%。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即表情计分尺,0分为没有任何疼痛,10分为自身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以患者自评的方式评价术后24h、术后48h、术后第1次排便时及术后1周的疼痛情况。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价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治疗组在术后24h、术后48h、术后第1次排便时及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67%(29/30),76.67%(23/30),经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肛门部位神经分布密集,对疼痛刺激极为敏感。通过对试验中病例的总结,可以得出因为肛门区域的神经较为丰富,术后患者的疼痛均较为敏感,那么如何避免患者术后疼痛在临床护理上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术后疼痛而导致治疗的延误,使病情严重化、复杂化。这就要求在医生积极治疗的同时,护士也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能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调节、饮食指导及舒适体位的护理指导。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等中医措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均提高。中药熏洗药物的温热作用,可直达患病部位,改善肛周的血脉循环,调和气机,疏通腠理,以实现消肿、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之功效。耳穴压豆可通过经络传导缓解便秘症状,改善疼痛和不适感。耳部穴位中,大肠主要治疗便秘,肛门主要治疗痔疮,神门具有镇静、止痛的功效,因此通过刺激穴位,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