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分析
2018-02-27葛燕鹏王媛媛
葛燕鹏 王媛媛
摘要 目的: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及随访时间。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肺部单发结节患者50例进行检查。结果:病灶≤10mm者恶性可能性15%,病灶10~20mm者恶性可能性25%,20~30mm者恶性可能性50%。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发现及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变及其良恶性程度,明确肺结节处理策略。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随访时间;倍增时间
近年来多排螺旋CT在社区及各级医院普遍应用后,肺部CT检查成为住院常规检查及门诊体检项目,孤立性肺结节(SNP)诊断率明显增高。以往普通x线平片对肺内小结节病灶发现率低,大部分(约70%)小病灶不能明确显示,而CT扫描检查对肺内结节的诊断及分析有重要意义。资料与方法
收治肺内单发结节患者50例,男34例,年龄34~71岁,平均50岁;女16例,年龄37~64岁,平均47岁。
检查方法:采用GEBrightspeed16型CT机扫描检查,层厚0.6~1.5mm,并利用CT增强及三维重现技术立体观察结节与肺血管、支气管及胸膜关系。
CT征象:①病灶≤5mm的微小结节6例,病灶5~10mm小结节23例,病灶10~30mm结节21例。②实性结节12例,半实性结节23例,磨玻璃结节15例。
结果
病灶位置分布较广,两肺尖段、后段、下叶背段小结节,密度较高,部分有钙化,边缘光滑多为结核球。病灶密度模糊,边缘见光滑病灶则恶性度较大。病灶≤10mm恶性可能性15%,10~20mm恶性可能性25%,20~30mm恶性可能性50%。
讨论
SNP是完全被肺实质包绕的直径<30mm的单发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目前CT检查是诊断SNP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良性SNP大部分是结核球、肉芽肿、错构瘤及炎性结节等。恶性SNP通常是支气管肺癌、类癌及孤立性转移癌等。薄层CT扫描对结节的钙化具有明显的优势。良性结节中钙化以结核球多见,其次为错构瘤,仅有约7%的肺癌有钙化。结节的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有一定帮助。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良性多见,但21%的边缘光滑结节为恶性结节,如类癌、腺癌、孤立性肺转移癌等,此时需要增强扫描。如果增强扫描区血供丰富,CT净增值>15HU,可以考虑为恶性结节。结节边缘短密毛刺多为恶性结节,边缘分叶征在良、恶性结节均可见,常见于良性错构瘤、类癌及腺癌。笔者重点指出,磨玻璃样结节及结节周围部分或全部包围结节(GGO)病灶,一般認为恶性结节可能性大,常见于原发性细支气管肺泡癌、腺癌及鳞癌。
SNP单凭初次CT检查区分良恶性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定期复诊随访对病变的良恶性辨别尤为重要,观察倍增时间及根据结节大小变化进行随访是后期诊断必须注意的问题。通过定期随访复查,观测结节大小变化,推算体倍增时间(VDT)。倍增时间指的是肿瘤体积或细胞数增加1倍的时间,它在肿瘤的定性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恶性结节的倍增时间因病理类型不同,平均倍增时间35~136d。倍增时间在此时间之内的考虑为恶性,否则考虑为良性。
SNP随访时间根据结节大小而定,SNP≤4mm不需要随访;SNP4~6mm12个月复查,无变化不再随访;SNP6~8mm6~12个月、18~24个月分别进行随访;SNP>8mm3个月、9个月、24个月复查及进一步动态增强CT或经皮穿刺针吸活组织检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