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2018-02-27王伟征
王伟征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在通信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从人文素质的培养、专业教育融合、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教育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通信工程;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8)02-74-0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quality,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latform and the educational guarantee system, the effective path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novation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ure
0 引言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教育部特别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5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自此,創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1]。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果一个国家在信息化上占据优势,该国就能掌握发展先机、赢得安全和未来。通信工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信息化技术的一个关键部分。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推动整个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对构建完善的信息产业体系,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 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以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为背景的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需求,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电子类、通信类工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却难以适应企业要求。很多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或工作过程中发现,个人与企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作前不得不到社会上或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继续学习通信工程有关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高校现有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必须改变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中的工程课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或者自主创业能力,有利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1.2 培养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时代需要
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这将会推动通信工程学科前沿理论及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通信工程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为了加速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做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势在必行。
2 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2.1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别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通信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既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工程素养外,也不能忽视完整知识结构的塑造,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包括灵感、直觉、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而这些思维形式跟思维主体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关系。人文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音乐素养、哲学素养等,对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科学家和具有创造性的企业家的灵感和直觉也往往来源于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一个人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容易焕发出强的创造力。
通信专业的培养计划应规定本科生必选一定学分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应提高课程的要求,避免把这些课程形式化,要真正实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课程应丰富多样,应涵盖数理逻辑学、文学写作、美学、文化与信仰、伦理分析学、生命科学、宇宙科学、音乐影视艺术、哲学等学科。
2.2 与专业教育融合,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力度
思维定势、思维僵化是创新和创业的大忌,而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里面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首创精神的培养,把创新素养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专业教育融合、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力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 通信技术发展很快,譬如3G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刚刚兴起,4G技术就已悄然出现。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能严重老化、过时的内容,一定要紧跟行业前沿,学习和讨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进展,探讨新技术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下一步发展的前景,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endprint
⑵ 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习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2]、项目教学[3]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中学习。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只有查阅大量参考资料,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
⑶ 实践环节(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4],应充分合理地安排,绝不能设计成教程知识点的简单验证,要鼓励学生加入教师引导的创新和思考,并与团队成员及老师交流讨论,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巩固知识、强化创新意识。
⑷ 鼓励与通信专业技术结合的创业。在创业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简单的创业,比如开发购物平台,网络超市,甚至开淘宝网店,以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意识,修炼冒险精神,同时应该提倡与专业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紧密结合的创业。教师对学生的想法、新技术要尽力创造机会,促成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专业教育的创业素质培养是大学创业教育的重点。
2.3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①鼓励所有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相关创新创业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系列赛事,以及国家、省市、学校等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积累实战经验。②学校组建通信工程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工作坊等,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通过创业创造新服务和新产品服务人们、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做一个富有创造性、敢于创新的人。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科学研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5],鼓励学生参与项目,挑战现实难题,将所学的工程技术知识应用于科技创新。如果取得了有实际价值的成果,帮助学生通过创业或跟企业合作,使其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价值的转化与接轨。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指导能力
教师的创新创业经验和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引进有创业背景和创业经历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指导教师,也可以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到高校讲课或兼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师资队伍改造升级。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学习;鞭策老师做好科研,以增强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督促教师终生学习,持续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否则就会被转岗,甚至被淘汰。
2.5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校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列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逐步建立有助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首先加强健全人格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思维、经营理念的培育,以及技术创新方式、商业管理模式的学习。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核要求中体现出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还要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软硬件俱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兼顾专业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学生评价体系。
政府和学校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考虑让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大学也应该拓宽经费获取的渠道,建设可持续创新创业的生态网。
3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路径。通过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完善内在知识储备、焕发学生创造力;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水平,切实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进行。这些观点为我国高校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15-15
[2] 蒋立兵,陈佑清.教师教育课程开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研究——以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效教学”的建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46-49
[3] 陶晓玲,黄少波.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設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理论视野,2016.5:82-84
[4] 李祖超,王甲旬.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经验与特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2):35-44
[5] 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评论,2011.4:19-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