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计划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2018-02-27段园培余小鲁邢昌朱协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毕业设计

段园培+余小鲁+邢昌+朱协彬

摘 要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提出一系列提升卓越计划背景下成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措施,以期对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卓越计划;校企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080-03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Diploma Projects Teaching Quality of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DUAN Yuanpei, YU Xiaolu, XING Chang,

ZHU Xiebin

Abstract Diploma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practice for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iploma project for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e discussed by mean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diploma projects quality based on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are put for-

ward for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diploma project; preeminent plan; school enterprise linkage

1 引言

為适应中国现代化工业发展需要,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校专业目录调整时把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单一专业合并而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称成型专业)。成型专业是以成型技术为手段、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属于材料学、机械工程、过程控制等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1]。由于成型专业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因此,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该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0年,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本科生学习阶段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环节,毕业设计既是对校内培养未来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衡量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成型专业也是在高校专业目录调整后由原有的热加工专业调整设置的。该专业是当前安徽省和学校较早试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之一。根据学校所处皖江城市芜湖汽车行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多年的办学特色,安徽工程大学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本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的是以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向为主的宽口径培养模式。

在当前卓越计划背景下,在学生面临企业实习、就业、考研压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是高校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成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现状进行剖析,结合安徽工程大学实际,探索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措施。

2 成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现状剖析

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脱节 毕业设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即选题过程中,应针对成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瞄准专业培养目标,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中不少工科院校成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甚至虚构题目,未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样很难起到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作用。

毕业设计相关配套资源不足 成型专业主要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设计与制造、新技术展开研究。在实践环节中若涉及相关零件实际加工成型工艺的验证,所需工装设备价格高、吨位大、体积大,而高校实验室的场地和设施明显不到位,教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企业方面考虑到对现场生产秩序的干扰及技术机密的保护,接纳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相关配套资源的不足,使其开展受到约束。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到位 有的高校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对指导教师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没有对学生毕业设计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和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设计成绩评判过于宽松,答辩流于形式。有些高校在毕业设计实施的第八学期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够,为促使学生就业以提高就业率,默许学生参加一切诸如校外实习培训等有利于就业的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应有的重视。endprint

师资队伍缺乏工程教育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成型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层出不穷,而高校专业教师虽然在理论上有较深厚的基础,但与企业生产技术一线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相比,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且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评估、更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引进大量博士以充实教师队伍。新进教师虽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注入新的活力,但大都是从校园毕业后直接走进课堂,缺乏工程实践的锤炼,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方面尚缺乏工程教育能力。

3 提升卓越计划背景下成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因此,在卓越计划指导下的成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要学会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让学生看清当前形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企业实习、就业和考研,在思想上端正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提高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调整毕业设计日程安排 卓越计划指导下的本科成型专业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校学习三年,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累计一年),毕业设计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针对成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培养计划,把毕业设计时间前移,并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四年当中。

目前,安徽工程大学成型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的前三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工程类科技文献检索能力、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工程类科研课题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大四学年实施的是灵活的企业实习机制,即第七学期为企业实习,第七学期中后期即开展毕业设计选题、任务书下达、课题资料调研和现场调研等工作;第八学期为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全面实施时间。第七学期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习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在企业实习顶岗、轮岗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对本学科领域的兴趣点,为后期的毕业设计选题打下基础。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科学选题 科学选题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卓越计划中的“回归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在人才培養上更加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强调从科学基础到注重工程实践能力[2]。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设计选题更要经过充分的调研,瞄准成型专业培养目标,考虑与区域经济、科技、生产发展相结合,具有工程实践性,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且深度、难度、工作量适量。

成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可以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展开研究设计,如某产品的成型技术革新,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设计优化,针对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等等。只有面向工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不虚构题目,真题真做,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选题方式上应灵活多样,可以考虑与学生毕业实习、就业相结合,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点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还可以与教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相结合等。安徽工程大学成型专业不少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题目源于生产一线,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较好地解决了材料成型领域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强化毕业设计过程规范化管理 成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一般包括课题调研、工艺方案研究与制订、工艺计算与校核、图纸绘制、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各环节密切联系,更要做好过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制度、导师责任制度、毕业设计开题制度、毕业设计过程记录制度、毕业设计评阅制度、毕业设计质量审查制度等。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按照毕业设计相关规定严格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情况,掌握设计进度,控制设计质量。开题时要求PPT汇报答辩,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并严格控制答辩环节。对最终成绩非常差、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学生坚决给予留级重做。

由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设计围绕企业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展开工作,应考虑到部分学生在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做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但需对其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和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要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卓越计划指导下的成型专业合格工程师培养,教师更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全脱产挂职锻炼,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拓展教师的工程视野;聘请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应用能力较弱的不足。在卓越计划指导下,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企业完成,由校企双方派出教师共同协作指导完成,双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实现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有理由相信,通过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企联动,吸引企业直接参与毕业设计教学 如何保证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和难点。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性工科院校,安徽工程大学近年来在硬件投入、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实力明显增强,但与“211”“985”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成型专业建设方面,信学校已与芜湖本地若干企业(如海螺川崎公司、瑞鹄模具有限公司、金鼎锅炉有限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考虑到每个企业接纳毕业实习和设计学生人数有限,仍需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来。

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参与教学环节的热情普遍不高,面对大批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实际生产过程、安全责任问题时,企业十分慎重。因此,学校层面应该与企业签订实质性合作培养协议,解除企业顾虑,才能使得校企联合培养扎实推进。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专项经费的设置,与企业联合建立负责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的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人员安排,以保证学生实习、毕业设计高质量完成。endprint

构建健全的保障体系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生学习阶段的前三年是校内完成的。如何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大学学习的目的、深入了解专业特点及学好专业知识的方法、明确学习目标,为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呢?安徽工程大学成型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一开始就为本科生配备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实现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参与和指导。本科生导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工程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来,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写作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尽可能地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但鼓励的同时应做好后续保障工作。目前,高校的多数教师承担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高校可把教师在企业挂职的时间、工作量與在校授课、科研的工作量进行相应换算,以减轻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的压力。对从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学校也需明确其职称地位和薪酬待遇等。由于企业兼职教师的特殊性,在教学运行方面可制定宽松的课时安排与调课制度以及毕业设计指导制度[3]。

4 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个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近年来成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尤其是专业进入卓越计划指导下,笔者深切体会到要想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日程,科学选题,对各个教学环节全过程严格监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动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毕业设计,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等。只要政府、高校、社会联合协作、共同努力,卓越计划背景下的成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一定能得到实质性提升。通过加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设计工作,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带动高校以优质的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大森,李云涛,马叙,等.依托地方产业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J].模具工业,2014(2):64-66.

[2]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

[3]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109-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毕业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项目引导下的本科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
基于作品的高职毕业设计实践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