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
——教师立身之本

2018-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师爱师德教育

(穆棱市马桥河镇中心小学薛会彩 黑龙江穆棱 157500)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光辉的职业。每刻都在教诲,每分都在呵护,每秒都在祝福,呕心沥血为栋梁,两袖清风挥泪舞。这样赞扬教师,一点都不过分。一个优秀的教师也有着一颗仁爱的师德心,师德,是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师德,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无声影响,师德,更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的壮丽写真。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师德建设的精髓所在。师爱是一种高尚的爱,无私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学生心中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楷模,是榜样。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都是学生模仿的例子。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些道德观念的转变,情感各品质的变化。好的师德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将是如此的重要,要传递给学生正能量的东西,自己就要立其身,正其事。

一、师德从自律开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首先是要“为人师表”。要自重、自省、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自己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处处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纪守纪。以身作则;工作中团结同事,以理服人。教学中,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工作与学生,展现最阳光,最励志的一面,注意礼貌,平等待人,自己做出表率。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跟随着模仿。也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态度的优秀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力量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爱心的培育就是师德的升华

正所谓,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想让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博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与慈同时存在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正是有了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才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所以,师爱就是师魂。”

但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的老师,却没能让自己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经常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是不如意带到工作中,课堂中。有一点不如意就会抱怨这样,或是那样。这种负面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一种厌倦、懈怠之心。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心里也不阳光。甚至,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一点小问题也会退缩,不能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与方法去面对。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教师的不作为带给学生的危害是多么的可怕啊!

三、教师要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师德的表现所在

教师的心理素质很重要。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教室、学校走出来,不在是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教学;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掌握国内教育改革的动态。与传统的、保守的,甚至是有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努力成为新时代下的高素质的教育者。

其次敢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这就体现了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

而后就是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教师是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人生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

四、师德,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孔子在于学生讨论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明显是赞同曾皙的——“吾与点耳”,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另外的三个弟子,只是用比较的方式委婉地得出结论,呼唤学生的思考、鉴别。“诲人不倦,可以为师矣!”

所有的大爱都是由一个个小爱组成的,师爱的点点滴滴汇成博爱,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具有一颗博爱的心,品质的高深,道德的约束都是成为榜样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等都是因为教师教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的教育,不在是教与学的共同体。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的新时代教育模式。一个人先有德才有识,才能在未来的每个行业中,成为佼佼者。

猜你喜欢

师爱师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爱: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