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渊源及特点

2018-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文献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济南 250100)

引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作为信息发展中心,馆藏资源和服务方式早已满足不了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度。然而,随着信息量的不断膨胀、获取方式的多元化、信息载体成本越来越高、读者群形态广等状况,都促使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的改变。单一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功能无法完成,必须形成功能联合机制,也就是要形成图书馆联盟。因为图书馆联盟是一种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实际而有效地图书馆合作方式,在世界各国广泛的被采用。

一、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渊源

1.我国图书馆联盟的产生

我国图书馆联盟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后来到80年代,像“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协作组”这样的高校图书馆合作组织开始出现。90年代后,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建立的北京“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APTLIN)这样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系统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出现,于是开始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建设。

我国的各级、各种性质的图书馆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行业系统、行政区划等为体系形成了模式灵活,功能各异,协同发展的图书馆联合体,构成了一个现代网络化的、和具有崭新的社会信息资源,可以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功能的图书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地区、本行业,乃至全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面貌。

2.有关于图书馆联盟的基本特征

图书馆联盟具有智能化,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全文信息检索技术;具有强大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传播,和数字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存取技术。

二、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的特点

1.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联盟已具有一定数量,但就总体来说,仍然分布和发展不均匀。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为此图书馆联盟建设也出现了类似的格局。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托在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内垂直建设,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协调的机制。专业性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明显快于综合性图书馆的联盟的发展。目前河北、北京、广东、上海等相继建立了基于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图书馆联盟,而突破现有“条块”限制的综合性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很少有新的突破,这使得区域内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区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不能完善的建设。

2.我国图书馆联盟功能

尽管各个图书馆联盟的组织机构、发展历史和持有的目标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宗旨都是为了降低图书馆的运行成本,改善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条件,因而联盟的发展一直与联盟的功能演变息息相关。早期的图书馆馆际合作基本上限于馆际胡借和联合目录等功能。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图书馆出现的联盟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建立的图书馆联盟,则是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信息资源的协调采集、文献的传递和对人员的培训等等。各种图书馆联盟组建的目的不同,实现的目的也就不同,实现的功能也就不完全一样。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文献资源建设协调;联合目录和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电子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贮存;参考咨询服务协作;计算机资源共享;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

结语

在我国,图书馆联盟仍然由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有较严密的组织形式,但主要是通过自愿建立起来的,参与的成员主体地位平等,参与的程度由成员自主决定,参与的利益由成员分享。这种联盟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的实际。

图书馆联盟让有限的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和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联盟的组织结构将更加紧密,功能也会更加全面,发展将会有更好的空间。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文献图书馆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