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诚信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2018-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诚信价值观

(陕西省扶风教师进修学校 陕西宝鸡 722200)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道德,“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诚信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那么,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应分析中小学诚信现状,挖掘传承传统道德,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小学诚信教育体系。

一、中小学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当前,中小学诚信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被QQ、微信、微博等各种传媒所充斥,一方面受现代媒介中不良文化的影响,直接导致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模糊;而这些媒介传播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媒体娱乐化现象严重,一些偶像名星的行为成了未成年人的模仿对象,这种思潮往往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行成冲击,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和金钱的诱惑,对英雄主义的崇拜,都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挑战,学生一旦沉浸其中,诚信观念缺失,道德观念滑坡。

2.学校诚信教育还未能落实到位。在以考试为目的,升学率和分数为考评标准许多学校,没有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有些学校只做表面文章,不下功夫落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在进行社会评论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往往宣传标语做的很好,学校文化氛围还不错,但德育进课水平不高,与学科融合的力度不够,并未重视诚信教育的落实,对学生发生的失信行为没有细致的进行矫正,或者给予惩戒,形式单一,重视不足,谈化了德育的培养功能,这样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不切实际,效果不佳。

3.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认识不足,影响着学生诚信观念。当今时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期望很大,投入很大,但多数家庭片面的认为成绩好了就是进步的唯一标准,考上好大学成了家长眼中的终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家长付出很多,但表面出来一些功利主义严重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这样是不能收获到一个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效果,恐怕还差很多,家庭教育没有在形成家庭美德的环境下让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由于中小学生的大多数行为是受家长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要在这个相互影响环境中逐步完善。往往家长的功利主义思想成为学生失信的原因和借口也不足为奇了。

二、中小学诚信教育的路径探索

1.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讲诚信、守诚信。尽管中小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但要从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把人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到中学几个阶段,划分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采取不同培养策略,如:在小学低年阶段以开展讲故事,讲向边的好人好事,或者小展演来进行宣传教育;在小学高年级到中学阶段可通过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形成内在动力,去认识诚信的价值,体验讲诚信、守信诚的正面影响,才能由内而外的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这是关键所在。

2.积极构建学校诚信教育体系,用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保障诚信教育。目前,国家不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对各行业各领域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对教育更是如此,我们应推动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德育长效机制,多措并举,以制度化和常态化为诚信教育保驾护航。首先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德育教育体系,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加强诚实守信教育,让学生在习生活中学会做人的基础道德规范。其次是按照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规划要求,建立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在加强师生德育水平整体更高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用制度约束其行为,对守信者奖励,表扬,对失信者惩罚、批评,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

3.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营造良好诚信道德氛围。家庭教育对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起重要作用,但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之中,必然受三者相互影响,所以应该将家庭教育与学校诚信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家长要善于与学校沟通,并通过社区活动场所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正面道德教育,把“做人要实在,做事要讲诚信”的道理与实际结合起来,善于用好人好事典型榜样鼓励孩子,使其从小受到诚信教育的熏陶。让孩子在家长社交活动和日常事务中学到正确方法,特别是讲诚信,守信用方面的情况,如:可以让孩子了解家庭信用情况,如移动支付中的“蚂蚁信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查询”等,讲解有关“诚信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新闻,就是通过网络、电视多种教育途径,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受到教育。

总之,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我们应主动的构建行之有效的诚信德育体系,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从学、思、行的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诚信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诚信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