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及解决对策

2018-02-27王可怡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学校

邱 琳 王可怡

(1.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旅游分院 甘肃兰州 730000;2.陇南市武都区两水段河坝小学 甘肃陇南 746010)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中小学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礼仪传统,学习礼仪文化,培养礼仪素质,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个人良好社会形象和品质的最佳时机。本人支教在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并与陇南市武都区两水段河坝小学王可怡老师联合调查了学生行为规范和礼节礼貌状况,学校规模中学共927人,小学共211人,抽查学生共406人。有86%的学生学习、生活、文明礼仪习惯极差。查卷分析如下:

一、农村中小学文明礼仪现状

1.对文明礼仪知识欠缺

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环境,社会教育与资源,家庭教育层次都存在很大差距。调查统计,留守孩子达到70%以上,特别是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怎么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只管吃饱,不管学习和教育,教育的贫乏是行为养成的致命伤。二来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几年时间里,学校几乎没有礼仪课程开设,仅仅靠政教处和教务处教学秩序去规范,家庭的行为教育更是少之极少。

2.对讲究文明礼仪的认识不高,礼仪观念淡薄

隔代教育中的“留守学生”由于祖辈的溺爱、父辈的宽容和自身的原因,许多孩子的文明礼仪现状让人担忧,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认识不高或者淡薄,一些孩子在学校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现在的孩子只知道“知书”而不知道“达理”者之多。

3.缺乏约束,缺乏引导

老人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生活中大包大揽,行为上缺乏约束,放任自流,样样依着孩子,保护着孩子,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致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但求物质上、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甚至还造成很难接受其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使正确的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二、农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例如: 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通过《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条例,利用学校广播、楼道墙壁、教室学习园地,校园橱窗、报刊报纸栏、学生晨会、班会等进行宣传,再由政教处牵头选择一些适合农村学生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一些文明礼仪活动,同时做好校园的绿化和美化。

2.教师鼓励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因此,给予孩子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上课时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不长。那就要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只要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要以掌声给予赞赏。这些语言,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3.教育学生明确文明礼仪的内容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建议每个学校每学期开设1-2节文明礼仪课,特别是新生的入学教育,必须要在入学的一周内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个人礼仪和学校礼仪教育。其次学校政教处要求班主任每三周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重点明确文明礼仪内容。

4.家庭、学校双方齐抓共管,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孩子最缺乏的是家庭教育,因为70%的孩子父母因在外打工和孩子交流较少,无法教育,监督和督促他们的行为更是少之又少,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总之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5.建立督促检查和表彰机制

学校制定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实施方案》,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文明礼仪内容直观化,列出班级考评细则,在督导检查的同时,每两周抽出各班的班长进行一次检查评比通报,把检查评比的结果计入班风,班纪中。为了是学校文明礼仪可持续的发扬广大,学校每年将文明礼仪设立一个集体奖项,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立个人奖,且还可以纳入德育工作中去。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学校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筷子礼仪
学校推介
礼仪篇(下)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