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诵
——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功

2018-02-27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西城小学刘俊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外课文文章

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西城小学 刘俊华

小学生背课文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感、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语言思维能力。

一、背诵与语文成绩的关系

背诵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是高度相关的。笔者针对所属班级的40名同学,进行了简单调查分析,根据成绩统计,60分以下的同学占到了30%,通过对卷面分析发现:基础知识部分,要求背诵的课文这部分同学基本不会背诵;阅读分析题,这部分同学错题较多,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较差,朗读的语感不强,因此概括能力也就不强,失分较多;从作文的得分来看,分数较低的同学看到作文就害怕,这与学生平时不注重背诵是有重要关系的。也就是说,基础部分丢分因为学生不会背诵;阅读分析中没有足量的背诵,平时的语文素养就不够,阅读理解能力就较弱;因为背诵的文章较少,学生的写作素材贫乏,以至于看到作文就头疼。而反过来,针对得分较高的同学,发现对于平时要求背诵的文章他们大都能够熟练背诵,以至于有较好的成绩。

二、背诵与语言学习的促进

背诵是古人总结概括的文学学习法宝。孙子在《劝学篇》中主张“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朱熹解释为,“反复诵读,可以通晓文章。”从现当代来看,背诵成就了很多文学伟人,许多国学大师善于博闻强记,例如茅盾、钱钟书能将四大名著熟读成诵。从心理学研究看,背诵符合认知特点,不同的学生在背诵不同的文章时会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而且记忆方法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会不断变化,在背诵过程中形成对语言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概括能力,思维与记忆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对小学生来说,背诵会加速语言素材的积累增加,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能够锻炼脑力与思维能力,跟上成长的步伐。

三、语文教学中背诵习惯的养成

(一)制订详细的阅读计划

教师每学期规定要背诵的篇目,授课过程中制订背诵表格细化每天要求背诵的内容,并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考核任务。

(二)教师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做好背诵基本功

教师教授的经典课程要熟读成诵,因为只有背课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才能够投入到文章中去,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从而灵活自如地控制课堂。此外教师的熟读成诵可以增加自信,增强课堂感染力,展现汉语言的音美、意美,同时也能激起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熏陶。

(三)向学生传授背诵方法

当然,背诵方法不是唯一的,也并不是适合所有学生的,但是可以把自己背诵的心得体会,与学生一起分享,针对学生的背诵障碍,可以推荐常用的背诵方法。例如,分解背诵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太长的文章,背诵起来难度较高,可以把大篇幅划分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部分背诵,最后将各部分连起来进行整体背诵。提高法:对于习惯使用理解背诵的学生,可以尝试把一段文字中的关键词择出,写在黑板上或者是本子上,按照关键词的提示进行思索,反复演练就可以做到由生到熟,把整篇课文背诵下来。背诵与默写结合法:这是一种检查背诵效果非常有效的方法,背诵完一次开始默写,然后检查默写中的错误,重新背诵进行二次默写,有重点的修正上次默写的错误,逐渐把错误全部消除,直到最后连标点符号也正确无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古诗词的背诵。循环记忆法:有些同学背得快,忘得也快,对这样的同学可以设置第一天背诵的内容,第二天再继续背诵,每隔三五天再背诵一次,然后再隔较长的时间再背诵一次,长期循环若干次,就能形成长期记忆,而不至于遗忘。

四、阅读行动的保障措施

背诵流程的坚持,要从课内坚持到课外,课前要做好布置,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背诵的具体内容。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养成一起背诵的习惯,不要让背诵成为学生课外背诵的沉重负担。课外设置相应的背诵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背诵的热情。

背诵的检查与考核要从个体到整个班级,一个不漏。教师课堂检查的可能是某一个同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可以配合家长,在家通过家长检查,在学校通过小组成员相互检查,完成全部同学的背诵检查,保障背诵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