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
——新形势下的初中品德教育思考

2018-02-27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蔡子池中学刘云芬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供给侧改革心理素质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蔡子池中学 刘云芬

一、蜀道之难,难于问题多

(一)违法犯罪——触目惊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这一阶段之中,他们的生理发育很快,心理发展却是相对落后的,因此,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就是不成熟、看待问题和事物容易走极端,再加上他们好玩的性格容易受网络暴力游戏的侵蚀,有时会因为同学之间的一句言语不和就大打出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厌学队伍——与日俱增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这一年龄段爱玩的天性还没有改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导致很多的学生都产生了不爱学习、不想上学的心理,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学习无用,对学习形成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荒废了初中阶段的学业,这种情况在农村的初中学校更甚。

(三)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纵观现在的大多数初中生的家庭构成,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宠爱之中,而由于家庭长辈的溺爱教育,使得好多的初中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他们在做事情上,往往只考虑自己,不懂得包容与照顾别人,在生活或学习上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会礼尚往来,以礼待人。

(四)心理素质——不堪一击

初中生心理素质较差,他们缺乏自控和抗打击、耐挫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有严重的胆怯心理和焦虑抑郁心理。这两个方面的心理影响,使得初中生在遭遇挫折和不顺时,难以自我恢复,很容易就产生放弃的心理,甚至有些会因为失败而走入极端。

二、寻道之径,在于方法多

(一)教育说服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育说服是在于教育过程中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道德观念,主动积极地接受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在教育心理上,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地认识和心悦诚服地接受才能够达到对学生德育意识转化和德育行为推动的目的,否则,班主任教师强制性的压迫,并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产生负面效应。例如,在一次针对班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中,笔者实施了座谈会的方式,并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座谈会的布置上,让同学们把椅子摆成面对面的形式,大家围坐在一起,让大家从心理上放松。这并不是一项任务,只是聊天交流,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在晚上举行,将班级的灯都熄灭,点上蜡烛,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之后,笔者首先谈一下自己的经历,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挫折和失败分享给学生听,接下来让几个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谈一下他们的经历,以及自我调节的过程,慢慢地打开学生们的心扉,让一些平时不敢说话或者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座谈会的方式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许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理问题,也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和开解。

(二)实践锻炼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其理论化的知识最终还是要反映到实际当中,无论是学生对于道德认识的提高,还是他们情感的激发、意志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同时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精力充沛的体格、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恰好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各种需求,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的优良品德形成和完善。在实际的品德教育中,我也大量地采用了各种实践教学的方式,例如,一些实践公益活动、社会主题活动等,组织学生进入到社会生活中,让大家真正地了解社会的现状以及与自身的关系。

(三)明辨是非法——勿以善小而不为

是非黑白是一个人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的依据准则之一,有了明是非、辨善恶的意识与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一时的道德行为并不能够代表着学生真正地具备了德育观念,只有在内心里建立了明是非、辨善恶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地获得了道德品质。例如,在德育教育中,笔者经常拿一些身边发生的小例子来为学生进行说明:有甲乙丙丁四人,甲在路上走的过程中,随手将手中的垃圾丢弃到地上,乙看见甲丢了也就跟着将废纸扔到了地上,丙没有跟着丢,但也没有捡起来,只将自己的垃圾扔进了垃圾桶内,丁反而是将甲和乙丢弃的垃圾捡起来放入桶内。在这种案例中,让学生先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有人说甲的做法是不对的,乙与甲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么接着问:丙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吗?如果丙的行为没问题的话,对于丁你们是怎样的评价?通过这种对比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清对与错、善与恶、是非黑白,形成基本的认知能力。

三、结语

总之,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件大事,需要教师们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班主任教师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建设好班级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品德教育的效果,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供给侧改革心理素质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