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活动我设计 我参与
——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2018-03-15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中心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班规糖果德育工作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中心小学 常 莉

“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德育活动是整个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活动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而如何提高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成为老师们所困惑的问题并成为他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一、德育活动思路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德育教育的日常活动和小学生的教育关系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小学生教育不但要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成长、学习,体、智、德、美全面整体协调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兴趣、能力,结合孩子的实际,改革德育工作方法,使德育活动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现德育活动的游戏化、综合化、探索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认识到德育活动对小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学生们在自我教育中的自主性和重要性,以及是采用固化的德育活动模式还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在教育行为上有些教师并未真正做到让学生们主动活动,仍然只注重任务式教育,学生对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是一种被动地参与,无法体现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们开展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被泯灭了。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小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剧增,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这也为他们在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基础。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凝结学生们的聚合力,为他们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而又和谐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校德育活动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一些常规的工作检查转化为学生们喜欢并乐于参与的评比,通过组织学生担任评委、学生组织校园文化宣讲等活动,使学校的德育活动在习惯培养、爱校宣传等各项评比活动中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德育活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二、德育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导入班级议事模式

所谓“班级议事”,指学校教育在班级管理层面,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通用方式,也是班集体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举措。班级议事让每个学生都有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的权利,使他们由衷地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被需要。无论多聪明的班主任,都无法超越三十个脑袋同时开动时产生的智慧。

1.自主制定班规

班规是班级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要想带出优秀、守纪的班级,班规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制定班规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集体酝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操作时,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制定一条班规,然后小组讨论决定是否采纳,最后由班长和老师结合大家的智慧就一日常规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修改,最后设计一套符合班情的班规。

用议事来制定班规,变单方制定为集体讨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受限制为我选择我愿意、变他律为自律,使班规成为学生们自觉性的自制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利于班级成员对班规的遵守、认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主设计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是德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基础手段和方法,是德育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德育活动从内容的选材到活动的准备都可以由学生们自行讨论决定,并经老师同意修改后付诸实施。

例如,在我们学校的三(5)班,利用开学不久的一次班级议事,学生们就对刚刚过完的暑假中旅游这一事件产生了兴趣,并展开了讨论。旅行作为如今家庭中一种休闲、放松、拉近情感的形式,已经成为亲子活动中司空见惯的活动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喜欢旅行,参与旅行的人数也多,对旅行的见闻也很感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出发,开展德育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旅行的过程中,有些不文明行为确实给他人带来了不雅的感受,成为影响他人心情的不和谐之音。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一题就此开展一次很有意义的德育活动,这样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学生把主题定为《我的旅行我来做主》,达到了学生自己设计主题、自己设计活动环节的目的,班会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通过全班集体议事、群策群力,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也能拓展活动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可谓两全其美。因此,可以说在活动中进行议事的最大价值就是“激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议事的热情,激发他们的责任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为前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对德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活动真正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取得实效。要通过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参加生动有趣的德育活动、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产生对社会的基本规则、基本伦理的认同感,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1.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自己的事自己做、做生活的小主人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的要求: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洗、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管理自己的生活等。

例如。我们学校利用假期开展的德育作业“我当一天家”活动,该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们在家主动帮爸爸妈妈承担家务,如洗菜、烧菜、洗碗、扫地、整理东西等,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认识到父母在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庭,孩子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经常帮助父母做事,减轻他们的负担。像这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增强了在生活中作小主人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学校针对低年级学生“喜奖厌罚”的心理特点,以德育工作常规评比活动为基础,以“糖果”的甜蜜为激发点,在学生中开展了“集糖果贴换甜蜜”的活动。这一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在课间纪律、卫生、带齐学习用具三项评比活动中,在光荣榜上把能够按要求做到的班级贴上一颗糖果贴,连续或累计5周得到糖果贴的班级每人可换取一张糖果卡贴(糖果达人),连续或累计10周得到糖果贴的班级可换取一张免检班级糖果班贴(糖果达人班),并且每人获得一颗真正的糖果。通过集糖果贴换甜蜜的活动,连续5周以上没有一个学生让家长到校送东西,班级的卫生总是有学生抢着干,而且班级卫生一直到放学都保持得很干净,小学生们在楼道里追跑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该活动使学生们既养成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又体验了集甜蜜的成就感。

在活动中我们积极激发小学生们来主动参与,由各班推选3人担当评委,按照三项评比活动每周轮换一次上岗,上岗期间佩戴评审委员标志(糖果帽),对临近班级的课间纪律和卫生进行评价。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校共有15个班级的学生共计472名获得了糖果达人的称号,其中有13个班级获得了糖果达人班的称号。学生们对于最终获得的棒棒糖都非常珍惜,舍不得吃下去,有的还把这个作为了永久的纪念。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糖果的甜蜜,也收获到成长的快乐。

学校德育工作组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主题为“习惯——幸福人生的起点”的“好习惯之星”评选活动,以年级为单位,每月评选出13名好习惯之星,德育工作小组将每一名“好习惯之星”最满意的照片放大张贴在一楼最显著的位置上,让这些小榜样时时刻刻提醒着学生们做一名有好习惯的小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学校共有104名小学生上过展墙。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自己展示出来,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大家听,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我们今天培养的人,不能只会学习,还应具有今后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素质。因此,除了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体验之外,还要更多地带领学生们去社会生活中体验。社会实践的磨炼,更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我们学校定期都会带学生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红军体验营”活动中,学生们穿上军装,戴上军帽,俨然一个小红军的模样,在军官的训练下,他们练军姿、学匍匐前进、射军枪……这些活动让他们真正体验了一天军人的日子,学生们感受到了军人训练的艰苦,纷纷表示长大也要成为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给了孩子们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三、德育活动要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是德育工作的生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就是针对实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是自主获取知识和收获成长的过程。在德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价值,在德育工作常规活动中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快乐地成为活动的主人,运用多种灵活的组织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学校德育工作分年级逐步开展了“小小解说员”活动,在二、三年级的班级中选出70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当校园文化的义务解说员,对校内每一楼层的主题文化、特色版块和文化走廊进行韵味讲解。学生通过介绍校园一角,真正了解到了美丽的校园,使他们更加珍惜这美好的学习环境,让在学校上学的学生们不出校园就能感受到不同层面的文化氛围。解说校园的活动得到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家积极行为起来,每个同学都在兴高采烈的气氛中介绍着美丽的学校,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激发,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学校在定制教室后面的宣传黑板时,充分征求了学生们的意见,把原来的黑板变为扎板,而且选用了漂亮活泼的渐变色,每到布置办报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设计意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作画写字,做好了请教师帮忙扎到扎板上,这让普通的黑板变得活泼、美观,真正提高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六一”儿童节时,学校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让他们纷纷“出谋划策”。仅用三天时间,学校就征集了近百项充满热情的才艺节目。经过筛选、整理,最终确定每个班级两个节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到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整个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一活动树立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应把对学生的主体性的研发作为工作重点,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德育活动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用崭新的姿态去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猜你喜欢

班规糖果德育工作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观察:糖果找不同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雨季里的糖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