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语文学习共同体
——识字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2018-02-27姜乃毓
姜乃毓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吉林 长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要求主要为在低年级“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1800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如何能够在小学期间尽量完成课标中3500字的任务,让我校学生在初中学习生活中提高读写的层级。汉字学习就成为语文学习中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项目,只有学好汉字,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才能够大幅度地提升。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读写能力层级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初中毕业语文读写能力达标。我们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创建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共同体,拟在识字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改善识字教学方法、扩大识字量、巩固识字成果,调整识字课程顺序,力求在小学三年级结束完成3000字的认读。
针对于此,我校一至五年级语文教师对本年段学生进行了识字量的调查研究,今着重进行了一年级识字量抽样调查的反馈结果:一年级每个班问卷抽5名学生调查,识字量抽3名学生调查。试卷下发50份,回收37份,数据以37比420人为结果量。(结果可能会有少许偏差,在下一测试阶段会根据偏差酌情进行第二轮抽样调查。)
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形声字识字、归类识字是使用率最低的一种识字方法。反映出的问题是一年级孩子普遍识字量低于2000字,而已经接触和使用形声字识字方法的年级在这项研究中可以达到90%以上,并且常用的3500字可以认识3400以上,由此推断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还是要以形声字识字为主要方式。
在调查中65%的一年级学生能够达到200字以上的识字量,甚至可能会更多,证明我们北师大的语文教学在基础汉字教学上略有成效。识字量大的孩子在阅读的时候70%以上会有1到5个字不认识,还有1%会达到20个字以上不认识的。对于不认识的字,97%的孩子会选择查拼音,3%的孩子会选择求助他人。这就表明了,我们不仅需要教孩子识字,更需要给他们识字方法。针对于此,我们语文老师也在适当调整授课模式和状态,寓教于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都能明确识字的好处。在高年级的调查中,80%的孩子是在书籍和课堂中进行的,所以我们的识字教学一定要紧紧围绕课外阅读和语文课堂。以下为问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现新编教材中,识字形式多样。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较多地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很少能结合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脱离了课文的识字教学,学生学习生字时显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生识字的效果。
2.缺乏能力培养对策
有些教师教学中过分重视对每个字的教学过程,但缺乏对识字的方法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局限于掌握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呆板,从而导致学生识字能力不强。
一年级各班识字量抽样调查总结
抽样方式:选取每班三个档各一名同学,由本班语文老师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中的3500会认字对这三名同学进行调查,将孩子会认的字画出来,计算出每个班孩子的识字量具体为多少。
根据十个班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一年级最高的识字量可以达到2300个,但是最低识字量却至有三四百,平均识字量是1500个左右。对其余年级进行调查后发现,二年级的最高识字量是3488个,平均识字量是2560个。三年级的最高识字量是3768个,平均识字量是3000个。五年级最高识字量3980个,平均识字量3500个。针对这项数据,我们清晰地看到北师大学生的识字量按照学段在成比例地上浮,在四年级之前达到平均3500识字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字的掌握和运用还没有进行测评,这也将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1)调查小学部教师针对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想法。
(2)调查北师大长春附校小学部各年级孩子3500字中不认识不熟悉的字。
(3)调查北师大长春附校2018年9月份入学学生的识字量。
未来我们将从小学初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及测量标准、系列论文、教育叙事集、与本研究相关的语文活动系列成果入手,推动识字教学的不断发展。积极研究识字教学的策略,探索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识字效率的符合儿童特点的识字教学途径,通过中学小学共同体的研究,对读写能力层级的量化为初中生读写能力达标提供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