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以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

2018-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试答题中考

(云南省昭通市昭通一中凤池分校 云南昭通 657000)

连续多年参加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考阅卷工作,可以发现历届学生在应试中存在的问题年年相似:

阅读审题毫无章法,抓不住材料核心信息;

考试心态不佳,遇到突发事件自乱阵脚;

考试态度消极抵触,交白卷或胡乱答题;

分析问题思路混乱,找不到答题突破口;

考试时间规划不合理,完不成考试任务;

答题书写字迹潦草,卷面没有美观度;

答案虎头蛇尾不完整,甚至答非所问;

组织答案不用专业术语,表述不清;

答题不规范,口水话较多;

……

这些“技术犯规”和“细节丢分”让学生漏洞百出,掌握的基础知识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整体水平的发挥和整体分数的提高。以往我们常将此归因为学生基础知识不牢,练习不够,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发现,那些平时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原因又是什么呢?恐怕我们要重新进行审视。我认为,学生考试漏洞百出是由于学生应试能力的不足、欠缺甚至缺失导致的。

能力,是指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人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是多种能力的结合才能实现[1]。那应试能力就是指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考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应试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高低并反映着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

冯霞老师认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等四种能力。[2]除此之外,我认为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应该包括诸如规范的答题、工整的书写、明确地表述、俱佳的心态、端正的态度、合理的时间规划等其它能力。这些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联动的系统,构成了学生顺利参加考试的应试能力。

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备考中,往往更注重对学生前四种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其它能力的培养则不很重视,至少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这些看似不重要的能力也是一场考试这个完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少了这个部分就犹如木桶的那块短板效应而影响整个木桶的容量,这也就造成了前文所列举的学生漏洞百出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有着很好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但是时间规划不合理导致答不完试卷,书写潦草,答题不规范而失分,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心理状态不佳,考试状态不稳定。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关注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其它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但是有一点是共识的,就是需要老师做出更大的努力,在教学和备考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应试能力观

正确的应试能力观,指的是对应试能力有正确的看法,认识到应试能力是一个系统。我认为考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检测环节,他所检测的不单是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看一份学生的试卷,我们要注重的不应仅仅是分数,更应该看到一份试卷所反映出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周到的细节处理能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合理的时间规划能力以及端正的做事态度等,每一项都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手段。正如王极盛教授所指出的:“应试能力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应试能力,没有竞争的能力,没有参与竞赛的能力算什么素质好呢?一个运动员参与能力不强,竞赛能力不强,怎么能获得冠军呢?”因此,培养应试能力并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不是绝对矛盾的。

二、让学生明白并践行应试的总原则

学生参加中考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习的质量,也是为了多拿分数而在升学选拔中占有优势,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数就是我们要坚持的总原则。我总是要保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让学生做到在考试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平时测验和做模拟卷中,我都要求学生抓住掌握全局的绝佳时机,先快速浏览全卷,对全卷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大体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试题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始答题时,就可以先把那些简单题目的分数拿到手,剩余的就是攻克那些较难的题目,即使没有做出来也保证了能拿到手的分数拿到了,从而避免简单的题目没时间做,难的题目又没有做出来的情况发生。

三、训练学生的时间规划管理能力

中考试卷总体来说题量较大,知识点分布较广、较散,而考试时间有限,对于考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就十分必要了。根据难易程度分配时间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因为无论做哪种题型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简单可以直接作答的题目,第二种是较有难度的需要回忆、思考的题目,第三种是难度最大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答的。为了保证时间充裕,这里就要贯彻多拿分的总原则,该抓住的要抓住,该放弃的要学会放弃,不能在这里因为一道题而耽误太多时间,否则得不偿失。当然这个时间分配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最好能够留有时间进行检查。老师要教会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分配时间,并在平时加强训练。

四、训练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中考不单是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还用很大一部分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在答题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十分必要,所以我很重视对学生在考场中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所谓心理调控能力,指的是在答题过程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觉知,能够监控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当出现波动时能够及时调整。学生在考试中需要的理想心理状态表现为冷静、沉稳、精力集中、自信、果断、不过于追求完美,敢于取舍;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慌张,而是运用时间管理策略先做其他的题目,然后再回来攻克难关;考试精力集中,不胡思乱想,考试就是考试,不受无法预知的因素影响,如考不好怎么向父母交代等;在组织答案时冷静分析,果断下笔,对于做好的答案不随意更改,对自己有信心;考完试后不对答案,不影响下一场考试等等。通过班级心理辅导并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让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得到很好地发挥。

五、端正学生答题态度

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学科长久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上都喜欢将它归为“副科”行列,受此影响,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考前背一背,考时编一编,只要不与其他人差距太大就可以了,这阻碍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考试的态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学科,我在教学中从这一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谈它的重要性进行指导的:这一学科人人都可以学好,但一分之差对高中选拔录取影响巨大,所以它不能成为中考中的亮点,但是一旦失误却绝对严重影响总分。生活中的作用我主要从它的人文性和对每个人做人处事的角度来进行指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家的政策,而为以后我们找工作、生活提供很多的方便,在此还要加上一些具体的具有说服力的实例来影响学生。要通过这样的指导来端正学生的态度,增加学习这一学科的动力,从而提高考试的分数。

六、培养学生精细答题的习惯

学生失分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考试细节处理不当,如云南省2016年中考中第29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简要回答包题:(8分)

材料一:小芳小学毕业后,父亲让她别上学了,去叔叔的餐馆打工补贴家用。

材料二:八年级学生小勇暑假和父亲到工地体验生活,认识到读书学习很幸福、很重要。

1.小芳应该怎么办?(4分)

2.小勇认识到“读书学习很幸福、很重要”,应该怎么做?(4分)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题目,只要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单表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即可。本题满分8分,可平均分只有4.64分,据阅卷老师反映,学生书写潦草、表述不清、答题不规范,口语化突出,答题时随心所欲,重复啰嗦,不使用专业术语是失分的主要原因。这些归结起来就是考试细节处理不当,学生根本没有关注细节的意识,更没有精细答题的习惯,所以在教学和备考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关注考试细节的意识,并从工整书写、精确表述、规范答题、准确使用学科用语等几方面来要求学生、加强训练、提高标准,养成关注细节、精细答题的习惯。但是切不可让学生养成吹毛求疵、画蛇添足的完美主义答题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当中,还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整体指导、系统训练的原则

应试能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部分作为整个系统总的一部分是紧密配合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效果,所以在指导学生时不可漏掉任何一个方面,要以系统的方法教给学生,切忌随意讲解,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概念。

2.及时指导、坚持训练原则

指导要及时,切忌临近中考时进行,要树立三年备考意识。指导过后要及时的训练,可以在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更要在中考模拟测验中集中进行训练,否则效果要大打折扣,如关于答题心理,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磨练才能培养起来的,临近中考肯定效果十分不好。

学生的应试能力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应对一场考试的能力,更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才是每位学生成长最需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备考中,我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来帮助学生提升成绩,避免因细节上处理不善而导致的失分,在中考中少些遗憾,多些收获。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为人处事的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少些遗憾,多些收获。

猜你喜欢

应试答题中考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邀你来答题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