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7黄海龙

新课程(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比较法类别概念

黄海龙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宁夏 石嘴山)

所谓地理比较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相似地理现象或事物在特征、本质以及联系等方面上存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通过归纳比较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学习体系,明确地理原理的教学过程。高中地理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拓展思维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板书式机械讲解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应用地理比较法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有效串联,加深其理解记忆,实现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

一、通过地理概念比较,增强学生知识联想

地理概念是学生认识地理概况、分析地理现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地理比较法的基础内容。高中地理是一门有着丰富地理概念与地理图像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记忆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将两种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加强知识联系的同时深化概念认知。回顾我国以往地理课堂概念教学模式,教师毫无感情地复述概念内容,使得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去理解,而这样不仅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记忆,还容易出现应用不恰当、叙述不完整等状况,严重限制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拓展,阻碍了其合理应用高中地理概念。在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背景下,重视对地理概念在解决地理问题当中的重要性,创新概念教学形式,通过地理概念比较来帮助学生形象记忆的同时拓展其地理思维,从而建立有效的地理理论概念框架。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时,其中的冷锋与暖锋的形成原因、表示符号、冷暖气团的碰撞以及锋面的特点等都是地理概念比较的内容,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可以将冷、暖锋的概念及对天气的影响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其通过表格进行概念比较,达到可以通过冷锋概念来推出暖锋概念的目标,提高其地理思维拓展能力。

二、通过地理图像比较,加深学生直观认识

图像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方便学生直观了解地理现象、提高地理知识联想能力的重要方式。地理作为一门与图像紧密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高考大纲的最新要求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识图、读图、辨图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图像教学的重要性,应用地理比较法分析地理概念的同时还可以将其融入图像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对比图像来得出地理结论,既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又培养了其图像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像来巧妙构建问题,让学生从图像对比中寻找突破口,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地理图像,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比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课程时,以东亚地区冬夏季的气压、风向指示图为例,通过观察图像可以看出,其冬季受到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前缘的偏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因此天气低温且干燥,而夏季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风的影响,降雨充沛。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仔细比较二者,来得出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在识图的基础上理解地理现象。

三、通过地理类别比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类别比较是地理比较法中经常应用的一大方法,由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构成,是学生构建地理知识框架、增强概念联系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点偏于零碎化,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类别比较来帮助学生梳理同类别、区分异类别内容,以学习“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基于学生初中时期已经接触过世界气候类型与分布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类别比较来帮助学生回忆,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比如可以将温带、热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季风性特点作为同类别比较内容,让学生基于地域、环境等的差异来归纳每种气候的特征,从而去探究该气候是由于哪些因素在全球发生变化;其次根据同一气候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进行异类别比较,以我国的华北平原与西部沙漠同一纬度却气候特征不同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从而得出气候发生变化的原因,高效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从上文可以总结出,地理比较法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应用既方便教师为学生梳理重点知识,又加强学生对有关地理现象的联想记忆,为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应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创设情境氛围,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激发学生兴趣。另外,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同时建立地理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比较法类别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