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优越性及预后分析

2018-02-27蓝永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差异

蓝永文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多发消化道恶性肿瘤, 其发生和患者年龄、饮食结构、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有一定关系, 患者主要症状为慢性腹痛、便秘、腹部包块等, 可对患者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损害。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 分析结肠癌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优越性及预后,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 所有患者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 排除接受化疗、腹腔手术、急诊手术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完整系膜组, 各40例。完整系膜组男26例, 女1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1.10±5.97)岁;TNM分期:Ⅰ期患者12例, Ⅱ期患者19例 , Ⅲ期患者9例;横结肠癌21例, 升结肠癌16例,降结肠癌3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1.25±5.92)岁;TNM分期:Ⅰ期患者12例, Ⅱ期患者18例 , Ⅲ期患者10例;横结肠癌21例, 升结肠癌15例,降结肠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直接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 钝性分离,将结肠各个主干血管切除, 将肿瘤组织营养供应阻断, 并将肿瘤所在肠管系膜和淋巴结切除。完整系膜组选择行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 用锐性分离方式将脏壁层筋膜分离, 彻底暴露结肠供应血管, 并结扎结肠, 术中尽可能避免因挤压和牵拉肿瘤导致肿瘤细胞扩散, 需保持系膜连续性和完整性。彻底分离壁层和脏层筋膜之后, 清扫肿瘤部位淋巴结, 并将淋巴结清扫范围扩大, 以降低肿瘤复发率。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包括角色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术后乳糜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 手术顺利, 术后无并发症;有效:症状改善, 手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完整系膜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P=1.000>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且完整系膜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2.3两组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完整系膜组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64.24±5.41)d短于对照组的(92.13±12.10)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8,P<0.05)。完整系膜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4±2.61)d短于对照组的(14.24±3.5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2, P<0.05)。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完整系膜组术后发生乳糜漏1例、感染1例、肠梗阻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50%, 对照组术后发生乳糜漏3例、感染2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 完整系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 P<0.05)。

3 讨论

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 结肠癌发病率出现升高的现象。近年来, 结肠癌已经成为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 其进展缓慢, 一般在早期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处于中晚期, 具有较高死亡率, 因此,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患者预后转归非常关键[2]。

目前结肠癌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完整系膜切除术、传统根治术治疗[3]。两种手术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传统手术的创伤比较大, 术后无法早期下床活动, 所引起的并发症更多。相对来说, 完整系膜切除术可更好减轻患者痛苦,手术效果和传统手术相当, 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加速患者康复, 减轻机体损伤, 有助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完整系膜切除术解剖基础在于人体胚胎发育, 术中通过维持肿瘤系膜完整性, 避免因挤压和牵拉等操作导致结肠系膜破损而引起肿瘤扩散, 可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且对淋巴结的清除效果更好。同时, 完整系膜切除术操作层次更明显, 在手术过程可减少肠系膜分支血管离断现象, 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降低复发率, 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4-10]。

本研究中, 对照组直接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 完整系膜组则选择行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 完整系膜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且完整系膜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整系膜组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整系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结肠癌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优越性在于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 恢复更快, 生存质量有所提高, 值得推广。

[1] 张恒春, 于伟光, 董理, 等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43例临床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30(8):775-776.

[2] 韩伟峰, 费伯健, 金留根, 等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江苏医药, 2014, 40(23):2930-2936.

[3] 郑民华, 马君俊.微创技术在中国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6, 19(8):841-845.

[4] 张森, 冯波, 马君俊, 等."翻页式"完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 14(12):1026-1030.

[5] 叶颖江, 申占龙, 王杉.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实践与技术.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2, 6(2):4-7.

[6] 陈金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1):74-76.

[7] 王士杰, 史宪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6):465-468.

[8] 关旭, 姜争, 王贵玉, 等 .结肠癌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9):787-789.

[9] 孙学军, 韩刚, 吕春华, 等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26例.实用医药杂志, 2013, 30(7):602-603.

[10] 赵长海, 任秀敏, 徐靖波, 等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 21(1):59-61.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