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消费转型升级版

2018-02-27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45期
关键词:供给升级高质量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国家发改委首次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进入联合国划分的富足区间(20%—30%)。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7)”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平均增长率为2.6%。

【本文重要信源】

1.迟福林:以新消费为导向推动新的供给变革;2.匡贤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高质量消费;3.财经网:激活40万亿美元消费市场

扫二维码下载本栏目增值服务《领导智库文选》

11月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这是继《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后,中央力促消费升级的又一重要部署。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高质量的发展应当建立在高质量消费的基石上。谋求高质量发展必须主动变革,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不断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 方向:以新消费为引领推动新供给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

破解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的迷思。尽管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显现,但随着一些新型销售平台受到消费者青睐,坊间还是出现了“消费降级”的论点。如果仅仅从消费现象出发去考察消费,会陷入 “盯质”“盯价”“盯物”的迷思。衡量消费是升级还是降级最终要看整体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升级的本质在于消费总福利的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

让消费端与生产端更好地融合起来。在消费与生产上,消费是生产的生产,消费升级与供给升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双11”的意义不仅是社会消费的一次集中释放,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全球最大的消费数据库之一,为消费升级与供给升级的联动提供数据纽带。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把线上消费端数据和线下生产端数据打通,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从而实现规模化的柔性生产、定制化生产。让互联网与制造业、消费端与生产端更好地融合起来,就能生产出更多与消费升级同向而行的新产品,不仅让企业在这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获得新的生长,更能提升整个经济供给侧的效率与品质。

“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企业应把消费视为对其的投资,消费行为同时也是投资行为,而变为“资本家”的消费者不仅关心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关心购物后所带来的利益。中国供应着全球的消费者,但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消费大国。“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应用消费资本论,通过提升消费生产力,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经济韧性。

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培育新动力。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消费规模将达到45万至50万亿元,最终消费率将达到55%至60%。近14亿人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最大的优势,也是扩大内需、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立足点。消费引领供给,潜在消费引领潜在供给,消费革命引领供给革命。我国正在发生的产业变革与产业升级,是同消费结构升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比至少要达到65%左右。与之相比,我国服务业占比还差10多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大概只有40%至45%,这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推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服务型消费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新型消费成为拉动产业变革、商业模式变革的主导力量,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决策看点】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费在释放内需潜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支持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意见》提出,聚焦生活类、公共服务类、行业类、新型信息产品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海南:“大型消费商圈+总部经济”引领启动区建设

11月17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亚总部经济区及中央商务区规划设计方案》及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根据规划,三亚总部经济区及中央商务区启动区将以“大型消费商圈+总部经济”为引领,着力构建“商务轴、滨海带、山水廊,四组团、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其中,“商务轴”即打造迎宾路国际商务轴,沿中心城区主干道迎宾路,建设集聚三亚总部办公的国际商务轴;“滨海带”即三亚湾文化艺术滨海带;“山水廊”即多条“山—海—河—城”绿廊。“四组团”即形成凤凰海岸、月川、东岸、海罗四大特色功能组团。此外,启动区规划注重总体空间设计体现旅游消费与总部经济的高效高质融合。

资料来源:《海南日报》2018年11月19日

2 提质:高质量发展要靠高质量消费

“双11”走过十年历程,在消费规模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也在优化升级。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从传统电器到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呼应着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高质量消费。所谓高质量的消费,体现为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消费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放眼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潮的时尚源头往往也是发展最好的经济体。消费市场与消费人群的规模,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经贸博弈中的重要比较优势。我国已经进入“消费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的立足点在于内需,在于近14亿人的大市场。因此,需要把推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消费规模作为制度变革与政策调整的重点,政策调整与体制创新,取决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力。在推进市场开放的同时,要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优化监管效率,“只会放、不会管”很可能带来多方面的隐患。我国巨大内需潜力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这个动力的释放,不仅需要市场开放等经济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也需要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会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

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促进消费提升。在供给端,需大幅扫除阻碍消费升级的无效供给,深入推进居民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在需求端,则需在有效控制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泡沫、减少居民杠杆率的基础上,保持居民收入稳定,提供个人凭借努力增加收入的公平环境,并建立完备的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敢于消费、减少阻碍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目前消费供给侧仍存在多项短板需补齐,短板既涉及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又涉及垄断有待逐步放开。在鼓励需求端消费发力方面,需严格控制居民杠杆率,摒弃地产刺激的老路,让居民收入增速大于债务增速,防控家庭过度负债的风险。有效增加居民收入,进行间接税转向直接税的改革,由向劳动征税为主变为向资本征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国家发改委首次发布居民消费发展报告

为全面梳理我国消费发展现状,国家发改委首次组织编写了《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并在2018年3月30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最终消费支出达到43.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6%,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6年占比超过50%。此外,消费升级类商品的销售增长较快,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和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9%和13.5%。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实际增长7.3%,高于经济增速度。 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创新供给体系,破解服务领域“有需求、缺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扩大服务的有效供给;优化消费环境,营造安全、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够有效释放出来,从而奠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中国社会平台型消费、共享经济等快速发展需要,当前,亟须研究制订专门管理规定,提升相关主体整合资源、对接供需、协同创新功能,保护好这些刚刚孕育的消费新模式、新空间行稳致远。还要顺应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依靠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培育网络消费、订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不断提升广大民众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文化,提高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真正打造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的核心引擎。

资料来源:央广网2018年3月30日

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消费是国情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助推更多人的“生活提质”,还是倒逼电商平台的“产品提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不可少。当前,一些制约人民扩大和升级消费的老问题尤其是体制机制痼疾仍然存在。要进一步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推动消费升级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收入提高、收入提高进一步扩大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既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又更好服务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释放内需潜力取决于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

【决策看点】

●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加快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促进外贸“优进优出”。《若干措施》在培育企业主体、做强服务平台、创新监管服务等8个方面提出支持政策。预计到2020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突破100亿元,年增长率达50%以上。

3 增量:打好组合拳挖掘消费市场潜力

当前,全社会整体消费动力仍未完全启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今年以来一直处于震荡下行区间。未来中国将有40万亿美元大市场,随着消费需求、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以市场方式激发消费潜力。当前,促进消费的思路,必须从以往直接刺激消费需求、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转变为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最终需求对上游生产的引领作用。以消费为引领,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增强最终需求对供给侧的牵引作用,本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需之间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均衡。当前,亟待补齐供给侧的短板,通过降低门槛、扩大准入的方式,增加市场机会。其中,加大服务业开放,特别是扩大教育、医疗、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更加符合中国消费升级后的需求,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啃下的“硬骨头”。

主动扩大进口。逐步引导进口结构调整,重点加大优质消费品、高端服务的引进;继续切实推动减税特别是进口综合税负;积极寻求扩大国际合作范围,将进博会作为常态化出口,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及经济往来;积极引进外资,扩大教育、医疗、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扩大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促进建筑设计、商贸物流、咨询服务、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进口。

下好农村消费升级这盘大棋。当前,与农民强烈的消费愿望相比,农村消费升级还有不少梗阻。推动农民消费梯次升级,既要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提质扩容,又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汽车等消费,并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既要努力开发符合农民需求的“高人气”商品,还要推出“接地气”的农村社区服务,通过新的供应体系重塑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民消费习惯。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休闲观光、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通过资源整合、增值,形成新的市场热点。

以大数据拉动消费升级丰富供给。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流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零售业态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新趋势,线上线下消费者边界逐渐模糊,消费者购物渠道从割裂走向融合。要把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逐步运用到零售商超行业的各个环节,实现整个行业智能化升级。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不仅是零售商超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成为整个消费行业的未来走向。

破解痛点难点要靠生活服务业。面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有需求缺供给、有供给缺质量、有质量缺品牌”等挑战还相当严峻。优化供给结构,要抓住供给短缺的矛盾,加大有效服务供给。当前,教育、医疗、健康、护理、个性化、绿色化消费等存在巨大市场缺口,也是老百姓的“痛点”。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以满足市民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需求为导向,以补齐便民设施短板为重点,以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为衡量标准,切实把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这项重要民生工程抓实抓好。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朝着服务规范化、多元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决策看点】

●11月16日,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研究室副主任陈丽芬在 “2018中国未来商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是消费升级的历史元年。立足当下,技术和需求是推动商业市场前行的两大关键词。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推动我国零售行业革新和创新的直接牵引力。而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也都在发生变化,消费升级的步伐和节奏加快,居民消费升级的拐点已经到来。展望未来,零售的链条是一条从供应链到需求链的连接过程,而搭起连接桥梁的是企业的内部价值链。

猜你喜欢

供给升级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