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服饰品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2-26尤伶俐

牡丹 2018年36期
关键词:服饰品包袋面料

积极推进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优秀教学案例建设,有助于提高课程内容的学术水平,同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结合《服饰品设计》课程建设,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包袋创新性应用为科研成果基础的案例教学建设思路,围绕如何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是对构建科研反哺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合理性突破的一次大胆尝试。

一、服饰品设计课程现状

(一)服饰品设计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服饰品设计课程的功能在于让学生熟悉服饰品的种类、历史、服饰品的设计方法、制作流程以及服饰搭配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应具备服装饰品造型设计、服饰品制版制作、服装饰品色彩搭配、服饰整体搭配风格及形象设计相结合的能力,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做前期准备。

(二)服饰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首先,市面上具有权威性的服饰品设计教材不是很多,缺乏统一性。其次,专门开设服饰品设计的高职院校不是很多,很多都是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缺少相应的服饰品制作硬件设施和实践操作平台。因此,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无法满足服饰品设计课程的需要。最后,由于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企业经历,课程的实践指导能力有待加强。

(三)学生在服饰品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服饰品的风格定位不够准确,在设计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出来的服饰品无法勾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大部分学生缺乏审美能力,对服饰品流行趋势把握不准。在服饰品设计课程中,很少有将企业项目直接引入课堂中,导致学生设计出的作品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基于上述问题存在,所以当前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二、科研反哺教学《服饰品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以服饰品设计课程中的包袋设计模块为例,将教师前期的优秀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实现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功能。

人们可以以蓝夹缬为载体,将蓝夹缬融入包袋与服装的多功能转换中,为未来的多功能包袋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服饰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将蓝夹缬包袋与服装的多功能转换融入包袋设计模块,可以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人们可以将蓝夹缬包袋与创意、新技术、新方法接轨,弘扬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推进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另外,要多角度地发散思维,以蓝夹缬为载体,探索包袋与服装间的功能化转换,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一)方法技术的研究与展开

设计者应以动态的、并行的视角进行包袋设计,满足现代设计中定量化设计与不定性使用需求之间的关系要求。针对一物应对多状态的设计需求,有必要研究包袋、服装功能转换结构和复合结构的方法,通过对具体的功能需求点进行多功能包袋设计的思维发散拓展,对多功能蓝夹缬包袋设计方法进行尝试。

(二)分析展开

人们可以对包袋的特点、种类、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蓝夹缬包袋为具体的分析对象,从包袋的色彩、材质、造型、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进行多功能转换手法解读,找到多种功能复合于一体的设计手法,总结多功能蓝夹缬包袋的特性。一个既有实用性能,又有多功能性的蓝夹缬包袋,必须寻找包袋与服装在结构上的共通点,挑选包袋中合适的结构线,并对其进行再设计,从而实现从单一功能到多用的功能转换。为了使蓝夹缬包袋达到多种功能和多种造型款式变换的目的,需要运用调节设计和拆装设计,利用这些新的分割线对蓝夹缬包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在整个多功能转换的过程中,拉链作为常用的服饰辅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使蓝夹缬包袋快速拆合,还能融入新的分割线中,对蓝夹缬包袋进行相应的设计开发,让包袋具有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结构,并使蓝夹缬包袋在具有多功能的基础上可方便、快捷地实现与服装之间的多种功能转换。

(三)实践整合

从思维发散到设计系列多功能蓝夹缬包袋,从蓝夹缬包袋款式、工艺、结构及工艺等方面的选择到制作成品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验证作品案例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并证明蓝夹缬包袋与服装之间的多功能转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现实意义。在实践整合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性问题值得注意。

1.包袋款式结构与服装款式结构的融合

包袋的结构与服装的结构相差甚远。人们需要严格筛选包袋的款式和服装的款式,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同时,寻找合适的调节设计或拆装设计将两者融汇贯通。

2.蓝夹缬面料材质的选取

人们要选择厚度适中、颜色中性和手感舒适的面料,而人们对包的面料要求主要是結实耐用、干净卫生、美观时尚且又能满足人们存放某种物品的尺寸要求与安全性能要求。此款包袋以蓝夹缬为载体,传统的蓝夹缬面料是硬挺、厚重、耐用的帆布,与人体着装形成了对比。所以,面料需要柔软、亲和,蓝夹缬在染制的过程中应选取柔软、轻薄的面料,这就使得包袋和服装的面料转换具有可设计性。

(四)理论、实践融入教学

人们可以将《服饰品设计》课程中包袋设计制作环节进行整理、分类,把教师的科研、企业的生产进一步与之融合,制定相应的系统实践模块。在包袋设计理论教学结束之后,紧接着开展蓝夹缬包袋与服装的功能性转换的实践性训练,使实践环节能及时地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蓝夹缬的传承和创新的责任感和迫切感。通过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熏陶,传承和发展蓝夹缬工艺,把多功能转换的设计思路和蓝夹缬包袋进行创新相结合,以直观的认识,通过实践学习理论,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将这门课程的考核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同等评价,从《服饰品设计》课程的学习规律角度去强化教学,提高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切实效果。

三、结语

教学与科研互动、互促,科研反哺教学,高职院校应逐步探索出符合《服饰品设计》课程教学“产学研创”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研课题离不开实践的检验、验证,科研又反过来给教学带来前沿的实践课题。将鲜活的研究案例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实现科研成果服务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创意学院)

作者简介:尤伶俐(1987-),女,浙江温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服饰品设计。

猜你喜欢

服饰品包袋面料
浅析手工编织特点——以服饰品为例
福建畲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旅游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3D打印技术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包袋如情人
私享包袋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明星热捧包袋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