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如何更加聚焦学生实际获得
2018-02-26郑佳
郑佳
改革开放40年为教育赋予了创新与活力,改革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教育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心智的成熟、品德的磨砺,把学生的实际获得放到教育改革的正中央,可以有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本文就将立足于新课改的视角,深入阐述当前小学教育如何更加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即优先小学教育要素保障、提升小学教育内涵建设、推进小学教育治理现代化。
提供什么样的课程,直接决定了教育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新课改方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科学育人规律。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为培育时代新人奠下坚实基础。
一、新常态下小学教育遇到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小学教育的实践中,各地学校在软硬件与教育理念上的参差不齐,将直接影响新课改方案的落地实施。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脱节。
(一)教学评价机制与学习兴趣脱节
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需要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健全选学选考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育人模式。新机制要科学地考核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高水平地实施教学评价,进而保护、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程改革节奏与学生接受性脱节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的最迫切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创新,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和管理等方面都急迫需要进行重构。可是,基层教学实践往往存在先进理念与学生接受性脱节的矛盾,一些实践探索型和合作型教学课程无法开展,课程改革节奏与学生的成长规律不相符,学习环境无法达到教育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教育资源和教师能力匹配脱节
新课程改革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改革发展优先位置,过去一个时期的教育均衡投入,往往重点关注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而对师资水平和师资环境重视不够。没有专门制订小学教师的提升培养计划,对小学教师保障水平、培养培训和教学水平提升不够重视,出现学校配备有钢琴、篮球架等良好硬件,没有专业的音乐、体育教师“软件”资源的配备。下一步要着重解决学科教师的均衡配备,对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外语老师补齐数额不足。此外,要强化新投入到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校精细化资源的构建。
二、小学教育聚焦学生实际获得研究的意义
小学不牢,地动山摇。小学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人才培养是本,小学教育是根。聚焦小学教育学生实际获得,可以保证学生在小学教育中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小学教育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它的公共属性与政策导向都要求小学教育最终要归结到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也是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深化小学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学生实际获得,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二)完善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生态
小学教育要立足多领域、多角度、多尺度地穿越边界的发展,小学教育课程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其中应该包括顶层设计、区域协同、学校建设、学科改革,以及评价系统、教学角色界定、培养链条完善的综合施策。同时,要不断丰富广义教育产品的供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可选择性。另外,要强化取舍,明确教育改革过程中变什么、守什么,聚焦学生实际获得。例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个性、爱好特长,最好能与初中联动,形成一种完善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生态。
三、聚焦学生实际获得的改革思路与举措
小学新课程改革应该是包括机构、学科、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和协同等方面整体推动的改革,是一项社会各界共同合作的项目,只有全方位地进实施小学课改,才能增加课改成功的可能性。
(一)提升学生在小学教育中自我实现的可能
旧的小学管理规章制度高度强调教育教学的整体化、一致化和考核的标准化,这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改变在于强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个人自我实现,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价值,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能够学得主动,扬优补缺。循规蹈矩、鸦雀无声的课程和课堂压抑学生的释放与发展,所以新课程改革从多方面为每个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探索从“单纯教”到“教学并进”,努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通过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获得态度、知识、技能的均衡发展,并搭建其成长的平台。
(二)新课堂教学思维的确认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人们要回归教育的原点,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聚焦学生实际获得,需要关注教育改革新趋势,新课堂教学思维的确认首重发现和读懂学生,保护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并从学生的多元智能差异出发,分析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环境支持,以此不断强化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的思维路径,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堂教学思维需要关注新动力,即学生的变化比成绩更重要,学校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让每个怕困难的学生不再怕困难,不爱学习的学生热爱学习。同时,新课改重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趣味性,唤起小学毕业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向往,让小学生做好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一年级应该具备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素养准备。同时,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追求小学教育有质量、低代價、可持续的增长。
从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到让更多孩子都能“上好学”,聚焦学生实际获得就是为了让学生接受的小学教育更加能够适应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这个理念永远在路上,教育改革的脚步也不能停下,因为人民的满意度还在随着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长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