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2018-02-26章玉英黄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6期
关键词:肿瘤患者预见性护理置管

章玉英 黄燕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肿瘤患者;预见性护理;PICC 置管;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6-01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ICC)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iza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predictive care interventions.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PICC catheteriza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uring the PICC catheterization was 11.36%,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4.0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1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5.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PICC catheterization of tumor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s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umor patients; Predictive nursing; PICC catheterization;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近年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肿瘤患者需要长期输液进行化疗,以控制病情进展。但传统的一次性输液方式留置时间短,肿瘤患者需要反复穿刺,容易造成穿刺部位的损伤,造成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等并发症[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也在临床上逐渐得到了应用[3]。PICC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的特点。但是PICC长期置管仍可能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导管性感染、穿刺部位渗血、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需要做好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指在护理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提前预测并在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护护理措施。近年来,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消化科等科室均得到了广泛应用[5]。本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以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34~72岁,平均(54.5±3.5)岁,导管留置时间0.5~11个月,平均(6.0±1.2)个月;穿刺部位:贵要静脉23例、正中静脉13例、头静脉8例;肿瘤类型:胃癌13例、乳腺癌13例、肺癌9例、肝癌4例,肠癌3例,其他肿瘤2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6~73岁,平均(54.9±3.8)岁,导管留置时间0.7~12个月,平均(6.2±1.4)个月;穿刺部位:贵要静脉24例、正中静脉10例、头静脉10例;肿瘤类型:胃癌14例、乳腺癌11例、肺癌10例、肝癌4例,肠癌2例,其他肿瘤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6]:(1)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2)年龄≥18岁;(3)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7]:(1)已发生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2)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疑似存有与插管相关的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感染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PICC知识健康教育、常规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等护理措施。

1.2.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沟通和PICC置管知识的健康教育,详细讲解PICC置管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争取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并做好患者心理的针对性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及悲观等不良情绪,避免患者情绪失常发生异常行为而造成非计划性拔管。(2)置管中的预见性护理。①预防局部感染。在置管期间,穿刺置管、更换敷贴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密切观察敷料情况,发现敷料有卷边或出汗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注意保持穿刺局部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局部感染;②预防导管阻塞。置管过程中,若置管时间过长、封管冲管方法不当以及药液分子过大时都可能导致导管阻塞。因此输液前和输液完成后均应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并以正压封管,培训护理人员使其熟练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方法。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先输注粘稠性高、高渗的药液,并在输完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再输注其他的药物。避免抽血,在输液最后1 mL时应便退针边退药,避免血液返流引发阻塞,③预防静脉炎。静脉炎主要是机械性刺激造成的。因此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穿刺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可将PICC导管预先浸泡于肝素盐水,以减轻血管內膜损失。在穿刺时要注意动作轻缓,穿刺一次到位,避免反复穿刺摩擦,并采用喜疗妥涂抹穿刺部位至肩部。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一旦发生红肿热痛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理。④预防穿刺部位渗血。穿刺部位渗血与患者凝血功能低下、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肢体活动过度有关。因此在穿刺前应检验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选择弹性较好的血管穿刺,穿刺后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嘱咐患者在穿刺后3 d内避免过于频繁或大幅度的活动穿刺侧肢体。对于少量渗血,定时更换敷料。对于渗血较多的应进行加压包扎,必要时给予止血药外敷。⑤预防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与敷料刺激、精神紧张及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因此选择透气性好无刺激的抗过敏胶布,保持敷料干燥,并加强患者的沟通,消除不良情绪,保障患者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局部感染、导管阻塞、皮肤过敏、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情况;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服务效果4个维度,共计25个条目,计分采用0~4分等级制,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以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例数之和计算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PICC置管的优点和并发症

PICC置管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置管时间长的优势,在临床液体输入、肠外营养及化疗给药等方面均取得了广泛应用。PICC置管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穿刺损伤,还能减轻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另外与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相比,PICC置管操作也更为方便[8-9]。而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化疗,PICC置管时间长,正好符合肿瘤患者化疗的需求。但在临床实际运用中,长时间的置管加上维护不当容易发生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缩短PICC导管留置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10-11]。

3.2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PICC置管并发症的防治效果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月[12]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2%,对照组常规护理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7.24%,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预见性护理能降低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护理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以往经验和患者的病情进行总结,针对护理潜在问题进行预判和分析,并预防性的进行相应的处置,从而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13]。本研究中,对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针对PICC置管期间可能发生的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皮肤过敏、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等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心理护理,舒缓其不良情绪,争取其积极配合,减少患者本身操作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情况,另一方面增强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优化操作细节,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和维护技能水平,并针对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提前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少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4]。

3.3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能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通过预见性护理,对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并事先采取提前性的预防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减少穿刺操作损伤,加强置管维护,提高护理质量,并通过健康宣教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减少非计划拔管,从而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避免反复穿刺置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负担。另外密切观察患者的置管情况,在异常情况发生之前或者早期即能够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避免引发严重后果[15],也因此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过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因此其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大样本证实。

综上所述,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文桃,蒋雪娜.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9):124-125.

[2] 黄敏.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1):15-17.

[3] 邓秀云,石天利,黄子珍.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59-60.

[4] 刘明书,王海舫.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重庆医学,2017,19(A3):118-120.

[5] 陈桂宝,苏淑芬,黄玉珍,等.预见性护理在防治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8):158.

[6] 廖剑云,焦月新,柳阳,等.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96-97.

[7] 汪小平,向义.预见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PICC留置时间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8):99-102.

[8] 范祖燕,吴丹纯,林金香.环节质量管理模式在肿瘤病人PICC置管中安全性的研究[J].循证护理,2016,2(1):46-49.

[9] 刘晓菊.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高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 21(8):232-235.

[10] 周瑾,周莹,钱韦韦.集束化干预策略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4):558-559.

[11] 王莉,田静,杜凌艳,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2992-2995.

[12] 刘月.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24(9):816-818.

[13] 戴惠琴,伍毅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并发症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36(1):94-96.

[14] 余国英.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22):120-121.

[15] 全小婷,岑卓英,杨君,等.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263-1264.

(收稿日期:2018-09-17)

猜你喜欢

肿瘤患者预见性护理置管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