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对比评价
2018-02-26李婷婷
李婷婷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选择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完成干预后在预防新生儿感染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4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2例):选择一般脐部护理方法完成;观察组(52例):选择强化脐部护理方法完成;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1.92%)以及败血症发生率(1.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选择强化脐部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同一般脐部护理方法比较,对于脐部感染发生率以及败血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提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一般脐部护理;强化脐部护理;脐部感染;败血症;家属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4-0142-03
新生儿脐部感染属于发生率极为显著的一种新生儿并发症,并且在系列危重病症中,新生儿败血症属于值得关注的一种,此种状态下的新生儿较易呈现出死亡的现象[1-3]。而对于新生儿败血症而言,主要因为新生儿呈现出脐部感染导致,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对新生儿感染进行预防意义显著。本次研究针对新生儿将研究有效的感染预防脐部护理方法,以此说明同一般脐部护理方法比较,强化脐部护理方法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4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2例):男26例,女26例;属于早产儿以及足月儿7例以及45例;观察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属于早产儿以及足月儿9例以及43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新生儿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两组新生儿性别等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未表现出宫内感染现象;均经剖宫产或阴道正常分娩;临床资料均显示完整[4]。
排除标准:排除Apgar评分<8分的患儿;排除体重<2500 g的患儿;排除家属不同意签署同意书者[5]。
1.3 方法
两组新生儿在进入医院后,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式的研究;对照组:选择一般脐部护理方法完成;观察组:选择强化脐部护理方法完成,具体为:
1.3.1 对照组 对于新生儿常规护理要点,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全部遵循,之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以及记录工作,确保异常状态下的新生儿可以获得临床医师的及时处理。如觀察新生儿呈现出过高体温现象,则需要立即展开物理降温干预,对其进行水分补充;观察新生儿呈现出过低体温现象,则需要于暖箱中放入,并且做好急救用物以及药品的准备工作,以对于患儿的顺利抢救做出保证[6]。
1.3.2 观察组 ①医院合理完成隔离制度以及消毒制度的制定,将新生儿以及护理人员管理力度均加强,针对新生儿室环境以及分娩室环境需要定期检查,对其是否达标进行了解,将护理以及治疗工作的无菌观念进行强化。②医院需要将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充分加强,将护理人员针对新生儿表现出的耐心、爱心以及责任心显著增强;③强调脐带结扎位置以及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④在操作期间,对于无菌原则需要做到严格遵循,确保操作器械、护理人员手以及敷料等对于无菌标准可以全部符合;如果物品怀疑污染或者已经污染,禁止对新生儿脐部进行触碰并且禁止继续使用。⑤尽量保持脐带自然脱落,对于表现出干枯状态的脐带,针对其残端利用酒精(75%)彻底消毒。尽量避免人工剪脐,以对脐带正常收缩做出保证。⑥对于新生儿尿布更换,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家属加以指导,以对脐部干燥做出保证。⑦对新生儿脐部情况加以观察,明确是否呈现出湿润以及出血等症状,异常状态下需要对医生告知,以获得及时处理。⑧护理人员如果观察脓性分泌物于新生儿脐部出现后,则需要就部分分泌物合理展开细菌培养操作,并且合理展开消毒包扎操作,主要利用双氧水完成。⑨将健康教育力度合理加强,确保对于脐部护理知识,护理人员以及新生儿家属均可以充分掌握,以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做出保证[7-9]。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以及脐带脱落时间。
1.5 判断标准
医院主要通过自制问卷,于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方面对新生儿家属展开满意度调查,具体为:非常满意:最终评分≥85分;满意:60分≤评分≤84分;不满意:评分<60分[1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结果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脐部感染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以%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脐带脱落时间)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1.92%)以及败血症发生率(1.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6.52±1.33)d,对照组为(12.25±1.35)d,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而言,身体各系统尚未做到完全发育,表现出较弱的免疫能力以及较低的血浆IgM水平,针对外界环境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敏感性,从而表现出系列感染的概率较为显著[11-12]。
于新生儿时期,众多感染性疾病中,败血症属于最为严重的一种,其会对新生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并且主要表现出皮肤感染的现象,此外,患儿的脐部、眼部以及口腔均会呈现出感染的现象。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诱因加以分析,主要因为未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脐部处理导致[13-14]。对于新生儿脐部,其属于感染率发生较高的部位,并且臍部断面作为创面也对细菌入侵创造更多的机会。
针对新生儿在进行护理期间,脐部护理属于极为关键的一项内容,但是诸多护理人员只对护理安全性以及具体流程过于关注,往往对脐部干燥以及无菌有所忽略,从而呈现出脐部感染的现象。以往在进行脐部护理期间,利用乙醇完成消毒后,在未确保干燥的情形下便选择脐贴进行干预,并且护理人员针对新生儿家属未展开认真宣教,使得家属对于脐部护理知识较为陌生,在出院后家属不敢将包着的脐贴轻易去除,从而使得脐部表现出潮湿状态,无法做到及时清洁以及消毒,最终呈现出细菌滋生以及脐部感染的现象。对出院后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1)家属对于脐部护理知识缺乏了解,未合理做好脐部清洁消毒工作,从而呈现出脐部感染的现象;(2)表现出较差的手卫生意识,家属在与新生儿脐部接触期间,未充分做好手卫生工作,从而呈现出感染现象。为了将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需要将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以及家属的脐部护理知识进行不断加强,将一般脐部护理表现出的系列缺点进行充分弥补,从而对于新生的健康成长发育加以显著促进[15-17]。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新生儿分别完成护理后,对于脐部感染发生率以及败血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提升,观察组护理作用显著,从而证明强化脐部护理方式的有效实施,可以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强化无菌观念、提高培训力度、增强护理工作责任心以及规范护理步骤等方面认真完成脐部护理工作,从而对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有效性以及专业性做出充分保证,达到上述结果,充分证明对新生儿给予强化脐部护理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选择强化脐部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同一般脐部护理方法比较,对于脐部感染发生率以及败血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从而为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做出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 项丽华,胡文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7):99-102.
[2] 蔡娜.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7):15169.
[3] 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5,35(8):481-482.
[4] 李萍.两种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129,132.
[5] 杨艳梅,史贤义.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5(9):137-139.
[6] 王慧.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恢复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改善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6,8(4):335-338.
[7] 单春剑,刘颖.生理盐水清洁脐部自然干燥法与酒精消毒脐部的效果比较[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23-524.
[8] 何宏.远红外护脐带配合汇涵术泰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1):223-224.
[9] 林美英.对比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23):138-140.
[10] 汪如平.自然干燥法与消毒包扎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1):1220-1221.
[11] 王艳军,田爱华,孙旎.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6):193.
[12] 李璟,马骥,郑妮娜,等.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9(23):5954-5956.
[13] 孙桂君,赵磊,沈爱红.延迟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2):53-54.
[14] 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15] 谭小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3):560.
[16] 彭海燕,曾丽丽,陈丽红,等.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2):160-162.
[17] 周树勤,徐小英.观察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106-108.
(收稿日期: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