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文献学课程实践教学刍议
2018-02-26吴戬
吴戬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文献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要注意从课程设计、师资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加强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注译、检索等文献学内容的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文献考察、信息检索与学术研究能力。
关键词:文献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学课程的特点与意义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是知识摄取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文献学课程有其独特性:
其一,文献学对象的宽泛性与复杂性。相对于其他课程,文献学课程的学习、研究对象更为广泛而复杂。因为文献学的对象是文献,而文献是一切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包罗万象,浩如烟海,举凡《李太白集》《荆川集》《尧峰文钞》等别集,《文心雕龙》《儒林外史》等单行文献,《文选》《全唐诗》《古文辞类纂》等总集,《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类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丛书,《通典》《通志》等政书,以及甲金文字、简帛文献等出土文献等都是文献。
其二,文献学学科内涵的丰富性。文献学涉及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标点、注译、检索、典藏、流通等诸多方面,而每一个分支都有着相当可观的内容含量。
其三,文献学的客观性与理性化特征。文献学课程相对于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具有鲜明的理性化特征,它以客观材料和历史事实为依据,以求真辨伪为手段,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的。校勘學强调比勘文字、篇籍异同,纠正文字语句讹误,力求接近原本和事实的真相。辨伪学对文献的名称、作者、著作年代以及事实内容、阐说论证之真伪进行考辨,保证文献的真实可靠性。版本学对文献版本的内容差异、时地区别、技术演变进行考察,鉴别其真伪,核定其时代,指出其异同,判别其优劣。辑佚学利用其他文献对佚亡残缺的文献予以搜集整理,力求恢复文献典籍的原貌。目录学力求客观地记录文献典籍的名称、篇数(卷数)、作者姓名、主要内容,并对学术源流与学术价值进行客观地梳理和评价。文献学中的标点依然要遵循古典文献中呈现的客观事实以及蕴含的内在逻辑,给古典文献添加标点符号。注释学对文献典籍中的字词语汇、历史事实、思想内容、引用材料等进行客观说明、合理阐释。检索学则是运用一定的检索方法,遵循一定的检索原则,从信息集合中查找和提取相关真实可靠的信息材料。文献学要求多闻阙疑,言必有据,有利于培养我们客观、理性的工作态度。
其四,文献学内容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文献学体用兼备,贵在学以致用,其体在于文献与文献学本身的外观形态与知识内蕴。我们不仅要对基本理论知识有深切的认识,而更要以此为基础,对文献资料和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整理、检索、利用,开拓思维视域,增进文化了解,同时为论文写作以及相关阅读、研究提供较好的知识储备与方法支撑。
其五,文献学课程的学科综合性,由于文献是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知识信息,因此一切学科形成的知识文献其实都是文献学的知识范围和考察对象,这就决定了文献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而言,文献学与历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传播学更有着密切关联。文献学课程的跨学科性,对文献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文献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文献学课程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课程,本应受到重视,但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却逐步边缘化。文献学课程在学生心目中居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这一课程持淡漠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在现有的课程安排中,文献学课程仅被定位为专业选修课程,而非专业主干课程,导致学生对此课程的轻视或漠然态度。文献学内容甚多,但课时极为紧张,导致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走马观花,匆匆一过,授课内容难免粗放,学生不易吸收消化。同时实践教学内容被挤压,学生缺乏切身体验,更难以明了其中曲折,形成专业趣味。
其二,师资不足,教材滞后。文献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文献学方面的专业教师较为缺乏,多由其他专业兼任,对教材的依赖度较高,往往照本宣科,讲解时多讲理论,较少联系实际,学生提不起兴趣。而教材建设也相对滞后,知识体系相对陈旧,缺乏时代感。加之学生对传统文献中的一些基本典籍相当陌生,对历史典章制度和语言文字知识的缺乏应有的掌握,导致文献学的接受效果较差。
三、文献学实践教学改革刍议
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需要有效选择、利用,而这正是文献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献学处理的正是文献的发展演变、检索、整理、利用。知识更新、产业变化,社会日益多元,职业兴替频繁,固守一门学科、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即将过去,我们随时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因此,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都提倡通识教育。而文献学的学科属性不仅与知识社会、信息时代高度契合,也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诉求。作为一门广泛适用于各学科的基础通识课程,文献学本理应受到重视。但实际的情形是,地方师范院校文献学课程地位十分尴尬,实践教学更是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这对于知识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是相当不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文献学的淡然漠视,又让实践的亲身体验付之阙如,知识文献的意蕴很难内化,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文献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知识应用与再生能力。
1.适度提升文献学的课程地位
文献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与各个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良好的通识教育对于专业素养的提升裨益良多,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适应性,也符合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时代趋势。文献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必备基础,理应拥有更高的课程地位。建议将其由现行的专业选修课提升为专业必修课,同时适度增加文献学的课时容量,保障文献学的内容讲授和实践教学有相对充裕的时间。
2.组合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文献学作为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丰富的古典文献知识和良好的信息检索技巧。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组合教学,即理论知识方面由古典文献学的专业教师讲授,而文献检索方面可以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讲授。在文献检索方面,一般而言专业教师的查准率较高,而图书文献专业技术人员的查全率比较高,但只有查准率和查全率都比较高的情况下才能让文献信息得到最有效的保障。专业教师往往专业功底相对较好,但检索技能相对欠缺。而图书情报信息人员往往检索技巧相对较高,但图情专业痕迹过重,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不足。专任教师的历史厚重感与理论素养,图情技术人员的时代意识与应用能力,如果得以有效整合,则可以相得益彰。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补充课堂学习之不足,可就其中的一些特殊板块,如版本学、辑佚学、甲金文字、简帛文献等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难点和前沿文献知识的认识与了解。
3.实地参观考察与文献整理实践相结合
文献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文献学的教学应当注意历史感、现实性和实践性。在课堂讲授之余,可以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将文献学学习与图书馆、博物馆、资料馆、档案馆的走访、调查、翻检相结合。很多学生甚至弄不清楚蝴蝶装、线装书、简帛文献是什么,可以结合实际,增设一些实践课,到图书馆、博物馆、资料馆、展览馆、档案馆、科技馆进行参观、访问,到一些文化遗迹和历史名胜进行考察,听取专业人士和专任教师的讲读,撰写相关材料。在文献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实践意识。如在目录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参与到图书馆、资料室的书籍编目中,或者为自己的书房或者寝室藏书编制目录。而版本学方面,可以就每一古籍的版本类型及其历史发展进行考察。校勘学方面可以与出版社、高校学报、期刊社联系,参与书籍、期刊、报纸的校勘工作。其他如辨伪学、辑佚学、注译学等更是如此,无论是文字的实践还是身体的实践,对于学生有效认识文献、掌握文献、利用文献均有积极的意义。
4.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文献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地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也要积极探寻自主学习的新途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时代,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知识共享的背景,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大部分成型的知识。书面的课本知识当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登录中国大学M00C(慕课)这一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其中的文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素养、信息检索、中国古典文献学、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尤其是重点学习中国科技大学罗昭锋主讲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武汉大学黄如花主讲的信息检索等国家级精品课程。这样可以补充课本知识、课堂教学之不足,使学生了解国家一流教学团队以及前沿的教学成果,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5.改进考核方式
改善考核模式,也刻不容缓。现行的考核模式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要么闭卷考试,要么开卷考试,题目虽多,但都是纸上谈兵或者“背多分”,得到的要么是死知识,要么是空知识,知识的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应当将书面考试改为立体考试,比如要求每一学生写某个专题的文献综述(撰写研究综述),这样既考查了学生搜集资料、检索文献的能力,同时又考核了学生对原有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也考核了学生整合资源、组织结构、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或者要学生检索某一相关文献,指出检索源、检索方式、文献类别、馆藏位置、出版时间、出版地、发表时间、期刊档次级别,也可以采用在线考核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应用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献学作为知识基础性学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提升知识的衔接能力与文化的创造力均有重要意义。学好这一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形成合力。教师变“教”为“导”,循循善诱,金针与人;学生以行促知,知行并进。只有身体力行地搜集、查阅文献,才能让文献在心灵中生根发芽,既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也培养了开拓进取意识,为知识文化的更新、重塑、飞跃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广义(目录篇)[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曹 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