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障人士生存状况及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调查

2018-02-26赵悦彤

老区建设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提 要]通过对G市P区Q街道残障人士的基本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生存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针对Q街道残障人士的需求提出社会工作服务建议,包括残障人士的生活照料改善、家庭关系改善、社会支持圈建设、心理健康关注和社区活动组织建设等重要方向。

[关键词]残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赵悦彤(1988—),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实务。(广东广州 511495)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与1987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发生改变。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为进一步做好残障人士社会工作,深入残障人士家庭生活状况,以家庭对残障人士支持为角度探讨身心障碍人士的问题,G市P区Q街道与P学院合作开展辖区残障人士需求调查,从而了解辖区残障人士的需求状况。

一、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立足于社区残障人士基本情况与需求,包括:(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社区和文化程度;(2)身体健康状况:残疾等级、生活照料、医保、康复器材使用情况;(3)心理状况:家庭关系、社区活动、政策了解、娱乐活动、社会交往、个人期待。

调查中采用问卷结合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针对100位残障人士进行。访谈针对共16位残障人士,其中包括肢体残疾4人,智力残疾3人,精神残疾7人,视力残疾1人,多重残疾1人。此外,访谈还针对共15位残疾人家属进行,其中包括智力残疾人家5人,肢体残疾人家属5人,精神残疾人家属2人,视力残疾人家属1人,多重残疾人家属1人,听力残疾人家属1人。因为残障人士行动多有不便,调查问卷及访谈采用调查员上门帮助填答的方式,从而保证整个调查的有效性。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0份,有效问卷87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7%。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样本中男43人,女44人,男女比例接近1:1。按照年龄的划分,所有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从5岁到91岁,年龄的平均值为49.85岁,约50岁,说明在调查过程中,各个年龄层的居民都有覆盖,并且分布相对均衡。

从户籍情况来看,所有被调查者都是广州番禺区的居民。

从婚姻状况来看,所调查者中未婚占到了27.6%,已婚占51.7%,离异占6.9%,丧偶占11.5%。其中,未婚及丧偶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文化程度方面,被调查者中,没上过学的占23%,小学学历占36.8%,初中学历20.7%,高中中专学历14.9%,大学及以上学历占3.4%。从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残障人士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三、调查对象身体健康状况

残障人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是社会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因此,针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几大方面,包括残疾等级、生活照料、医保和康复器材使用情况,本次调查都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残疾等级方面,被调查者中一级残疾占20.7%,二级残疾占20.7%,三级残疾占26.4%,四级残疾占23%。一级到四级指的分别是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因此,我们发现,四级残疾等级在被调查者中分布较平均,也就是说,社区在康复管理、康复器材和人力方面都有所准备。

在生活照料方面,被调查者中自理的比重最高,占47.1%,父母照料的比重排在第二位,占29.9%。兄弟姐妹、亲戚、护工所占比例较低。从中可以看出,大量的残障人群可以做到自理,而不能自理的主要依托核心家庭内部来照料,有经济能力请保姆和護工的家庭所占比较低。

是否购买医保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看病的经济投入以及个人对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在被调查者中,购买医保的同时购买商业保险的比重是25.3%,购买医保的同时没购买商业保险的比重是66.7%,说明残障人士对商业保险不是很重视,也反映残障人士的经济能力有限。在治疗与康复费用中,医保所占的比例反映一个人享有社会医疗的程度。被调查者中,治疗与康复费用中,享有医保所占比例在30%以下的占42.5%,在30%-50%的占14.9%,在50%-80%的占9.2%,在80%-100%的占8%,不需要治疗的占12.6%。这说明医保在近一半人的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在30%以下,而享有较高医保待遇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康复器材使用情况反映了残障人士个人及家庭对残障人士身体康复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残障人士家庭在康复方面对科学治疗的重视程度。在调查者中,家里有相关康复器材的只占2.3%,没有的占到了93.1%,说明绝大多数家庭不太重视康复的科学性。残障社会工作在这方面可以加强建设,尤其是机构在残障康复器材的购置上可以加大投入,使社区内的残障人士可以共享康复器材。家中的康复器材能否满足需求方面,被调查者中,认为不需要的占48.3%,基本满足占10.3%,所以在大多数残障人士心目中,康复器材不是舍不得购买,而是认为不需要,侧面反映出他们的科学康复意识不足。

四、残障人士的心理状况

很多生理和健康状况难以改变,但是心理状况却可以通过社工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来得到改善和缓解,激发自身的正能量。本次调查针对影响残障人士心理状况的因素开展调查,包括家庭关系、社区活动、政策了解、娱乐活动、社会交往和个人期待。

家庭是残障人士长期接触的环境,也是主要照顾他们的力量。家庭关系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很重要。从家庭关系的角度,被调查者关于家庭对于治疗费用持什么态度的回答可以说明家庭对他们的关爱程度和经济支持程度。调查显示,43.7%的被调查者家庭对治疗费用是持舍得花钱的态度,42.5%的被调查家庭对治疗费用的态度是有必要才花钱,不舍得花钱的只占1%,有心无力的占到9.2%。这说明,绝大多数家庭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和经济支持具有比较正面的态度,只有当家庭真的经济困难的时候才会有心无力,无法支持残障人士的治疗费用。不舍得花钱治疗的家庭则少之又少。

残障人士和家庭的关系不仅仅存在治疗费用承担的问题,还有和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交往和接触的问题。被调查者中17.2%经常和家人一起活动,20.7%较多参与家庭活动,24.1%对家庭活动的参与一般,21.8%偶尔参与家庭活动,14.9%没有参与家庭活动。可以看出,在几个选项中,残障人士的选择比较平均,经常、较多、一般参与家庭活动的比重达到60%左右,说明大多数残障人士的家庭关系处理的比较融洽。

社区活动是家庭以外残障人士与人交往的重要途径。被调查者中关于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活动,有49.4%的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26.4%的人不愿意参加社区活动,23%的人看情况参加。从中我们看到,近一半的残障人士乐于参加社区活动,看情况的有23%,而不愿意参加的人的比重并不低,达到26%。所以,通过社区活动来鼓励残障人士有比较大的空间。

除了家庭关系、社区参与,还有一方面是残障人士对我国关爱残障人士政策的了解程度,这是残障人士掌握社会资讯的能力和意愿的体现。被调查者中,对政策基本都知道的占5.7%,知道一点的占56.3%,不了解的占37.9%。可以看到,知道一点和不了解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达到95%左右。因此,在关爱残障人士政策的普及教育方面,社区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和宣传。

娱乐活动是个人轻松心情、舒缓压力的重要途径。残障人士因为身体上的局限性,生活难免会比较沉闷,所以娱乐生活是需要关注的地方。在被调查者中,看电视听广播占到63.2%,读书看报占6.9%,外出占12.6%,上网占9.2%,其他占8%。可以看出,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是看电视听广播和读书看报。这样的娱乐活动主要是个人在室内完成的,说明参与集体的与他人互动的娱乐活动较少。外出的只占12.6%。因此,鼓勵残障人士外出与他人交流是社区活动的发展重点。

除了家庭关系、社区活动、娱乐活动以外,本次调查把社会交往分为几个方面的问题来了解:心情不好时是否有人主动安慰、最大的精神支持来源于什么、对交友状况是否感到满意、通过哪些方式跟外界沟通。

关于心情不好时是否有人主动安慰,47.1%的人选择了有,21.8%的人选择需要自己主动倾诉,18.4%的人选择没有,9.2%的人选择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说明近一半的残障人士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是有人主动安慰的,还有一小部分需要自己主动倾诉。社区应该鼓励残障人士参与更多的活动,扩大社交圈子,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互相安慰帮扶。

关于最大的精神支持来源于什么,57.5%的人选择父母子女,27.6%的人选择伴侣,6.9%选择亲戚朋友。这说明绝大多数人主要的精神支持来自于家庭内部。很少数的人依靠社区、邻居或其他来取得精神支持。

关于交友状况是否感到满意的问题,一般占40.2%,基本满意占34.5%,满意占19.5%,基本不满意和不满意占5.7%。这说明,大多数残障人士的交友情况一般,满意的较少、基本满意和一般的更多。

通过哪些方式跟外界沟通的问题,31%的人选择的是手机和直接交流,28.7%选择了只有直接交流,14.9%选择了只有手机交流。因此,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手机、直接交流。对网络的使用在残障人士中还没有很普及。

个人期望方面,也就是残障人士对未来的展望。其中,更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期望家属能经常陪护和照料自己,能得到国家一定的经济补贴,有人陪同聊天。说明残障人士对身边有人陪伴以及对经济补贴的需求都比较大。

五、社会工作服务相关建议

本次调查了解到G市P区Q街道残障人士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社区开展活动要考虑残障人士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状况

残障人士的身体状况直接决定他们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而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影响他们对社区活动的兴趣度,他们的家庭状况决定他们对社区活动的需求度。在调查中的残障人士中,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残疾和四级残疾基本上平均分布,因此,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要针对不同残疾程度来设计社区活动,关注他们对活动参与度的差别,比如活动形式过于激烈,对于一级和二级残疾的残障人士来说,参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此外,残障人士的整体文化水平比一般的社区居民相对较低。因此,为他们设计的活动难度不能太高,要顾及他们的文化水平,如果活动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他们自然兴趣很低。另外,残障人士的家庭状况和一般的居民也有很大差异,在调查对象之中,已婚占一半,其他包括未婚、离异、丧偶占一半。因此,社区活动如果涉及家庭活动的类型,一定要考虑到残障人士的家庭状况来进行邀请,否则容易伤害到家庭不完整的残障人士的心情,降低他们对社区活动的需求度。

(二)社区在构建和睦家庭关系方面,要开展家庭照顾技能辅导及家庭关系治疗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和睦的家庭关系对于残障人士的生活和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根据调查所得,残障人士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内部,家属的支持必不可少。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看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机构能够在家属支持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如可以探索开展家属互助组的活动,帮助家属建立起相互支持的网络。另外还可以增加家属医疗护理方面的培训,使其可以应对残障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状况。对家庭结构不正常和家庭功能发挥不良的家庭,需要专业人士开展家庭治疗服务,建立合理、健康的家庭系统关系,从而发挥正常的家庭功能。从政府层面来说,主管残障人士的部门也应在重视残障人士的情况下多考虑家庭的因素,召集家庭照顾者交流分享。

(三)社区应注重残障人士的社会支持圈建设,加强残障人士与外界的交流

调查中的残障人士主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来源于家庭内部,可是已婚的残障人士只占到总数的一半,还有一半的残障人士处于未婚、离异以及丧偶的家庭状态,对他们的家庭照顾主要依靠他们的父母或子女。可以说他们的家属压力很大,而社会对他们的支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扩大残障人士的社会支持圈是我们要关注的地方。调查显示,残障人士与外界的交流媒介主要是通过电视和手机,他们的交流渠道相对闭塞。因此,在交流媒介的选择上,可以扩大到社区活动、网络线上活动等等。此外,社区集体活动的主题设置要针对残障人士的个人兴趣、家庭兴趣进行思考。针对残障人士的关怀,不止针对他们个人,还要落实到对残障人士家属的关怀上,从而提高社区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

(四)社区应链接更多的医疗资源,为残障人士及其家属提供科学健康知识的咨询和普及

根据数据分析,残障人士及其家庭对残障人士的健康很重视,但是在科学康复的问题上做的不够,对很多康复知识也不是很了解。为了残障人士能够更好地得到康复,社区应该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方面的知识和资源。

(五)社区应关注残障人士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残障人士及其家属常年承受因残障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社会交往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特别关注。调查显示,多数残障人士参与社区的集体户外活动较少,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人主动安慰的残障人士不到总数的一半,精神支持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内部,交友状况一般的占了不到一半,与外界的交流媒介比较单一。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区提供更加专业的关怀,从而提高残障人士及其家属的幸福感。

(六)社区应发动部分积极的残障人士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建设,弥补其退出社会的被剥夺感

在调查中,大部分殘障人士是乐于参与社区活动的,但是他们的参与依然处于被动状态。如果能调动他们参与到社区活动之中,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会大大提高。这样,残障人士的社会交往圈可以得到扩大。

综上所述,调查针对残障人士三大方面进行调查,包括:(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社区和文化程度;(2)身体健康状况:残疾等级、生活照料、医保、康复器材使用情况;(3)心理状况:家庭关系、社区活动、政策了解、娱乐活动、社会交往、个人期待。其中,残障人士的生活照料改善、家庭关系改善、社会支持圈建设、心理健康关注、社区活动组织建设都是我们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社区可以为残障人士的服务提供更加全面、科学、有特色、有效果的服务,这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禹萱,张敬霞.河北省残疾人托养服务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5,(17).

[2]汤夺先,张传悦.我国大陆地区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李娜.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初探——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12,(10).

[4]谢琼.残障人士权利与福利制度[J].残疾人研究,2011,(1).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第一批)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