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抚平原灌区农户农业水价承受力博弈中的补贴效应分析

2018-02-26陈颖吴九红

老区建设 2018年22期
关键词:博弈

陈颖 吴九红

[提 要]灌区水价补贴包括供水方补贴和用水方补贴,通过静态博弈分析发现:供水方补贴会导致市场博弈均衡陷入低价供水且不节水的囚徒困境式均衡,缺水地区对用水方补贴会导致流灌(渠灌)等用水过度的博弈均衡。提出:水价大幅上调有利于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农户补贴同时需给予供水方高额补贴可以实现(高价,节水)均衡和缺水地区(高价,引水)均衡,调价幅度120%在农户承受范围内。

[关键词]灌区;水价承受力;补贴效应;博弈

[作者简介]陈 颖(1996—),女,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吴九红(1969—),女,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水价、生态补偿、金融保险。(江西南昌 330099)

赣抚平原灌区是江西省最大的灌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自2008年水价调整以来,水价长期低位运行,相当长时期收取的水费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运行管理维护,政府财政补贴负担沉重。随着节水政策的强化,对农户节水设施的补贴和节水工程投入也无形中增加了财政压力。而地方政府为鼓励发展现代化农业等,还对部分区域的用水农户给予了水费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当前水价上调已是大势所趋,在不增加农户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如何补贴、补贴什么能提高补贴效率,是迫切需要探讨的主题。本文将构建水价节水博弈模型,分析节水均衡条件,以及补贴对节水意识、节水灌溉模式选择的影响。

一、模型构建

设用水方有节水和不节水两个选择,供水方有高价(按全成本)供水和低价(按可变成本)供水两个选择,建立以下博弈模型:

其中P1为高价供水,P2为可变成本价供水,即P1>P2;β为低价供水时政府或供水方的社会声誉;α1为节水工程设施投入,α2为低价供水补贴;W为农户耕种作物的收益,M为除水价以外的其他生产投入,C为节水设施中的农户投入。Q为用水量,一般有Q4>Q3(Q2)>Q1,也即低价不节水消耗的水量Q4最高,而高价节水消耗的水量Q1最低,高价不节水时耗水量Q3可能高于或低于低价节水时耗水量Q2,也可能与Q2持平。

设缺水区域用水方有流(渠)灌(不节水)和引水(井灌)(节水,但需另外投入)两个选择,供水方有高价(按全成本)供水和低价(按可变成本)供水两个选择,建立的博弈模型同前表。变量公式、含义同前,但α1为政府对引水(井灌)工程的投入。

二、模型分析

(一)水价与农户节水意识的博弈分析

1.博弈均衡分析

表中,由P1>P2,Q4>Q3(Q2)>Q1,以及灌溉水需求价格弹性很小,有:x2>x1,P2/P1<Q1/Q3,与P2/P1<Q2/Q4,也即y1<y3,y2<y4。当对供水方补贴α1较小时,x4>x3,博弈均衡为(x4,y4),即(低价,不节水)的囚徒困境,显然与政府鼓励的节水和减负导向均相悖。

当对供水方补贴α1>P2(Q4-Q3),即补贴超过低水价下的节水和不节水的水费差时,博弈均衡为(x3,y3),即低价节水,但无疑与政府减负目标相左。

由于补贴增加政府负担,水价上调是大势所趋,双方能达成一致的均衡应是(x1,y1),即高价节水,也即需要x1>x2,即Q1>=Q2(节水耗水量大于或等于不节水耗水量)。显然只有改变作物类型才可行,赣抚平原灌区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水稻主产区之一,不可能选择出节水比不节水耗水更多的作物。而如果改为养殖,水质和污染控制将成为难题,因此Q1>Q2假设难以成立。但在更高的水价激励下,由于灌溉水的需求弹性较小,可以预期高价下,节水和不节水的耗水量不会差异很大,即Q1≈Q2,则可能x1≈x2。因此,水价大幅上调将有利于激励农户节水。但大幅调价下更可能y1<y3,没有均衡,也可能高价导致不增加节水设施时反而自发克制用水,实现高价不节水均衡。因此,如果提价同时增加节水设施投入,选择效果好的节水设施,可使y1>=y3,实现高价节水均衡。

2.农户水费转移支付的补贴效应分析

当前水价补贴有两方面:对供水方补贴和对农户补贴。

目前赣抚平原灌区基本实现了农户水费的转移支付补贴,则有y1=y3和y2=y4。当x2>x1或x4>x3,则是不节水的两个均衡占优,无法实现节水激励。

如前所述,如果同时对供水方进行大额补贴,则有低价节水和高价不节水两个均衡。首先高补贴与减负目标不符,其次高价不节水还违逆了节水导向。大幅调高水价并加大节水设施投入时x2≈x1,可有高价节水、高价不节水、低价节水三个均衡点,至少避免了低价不节水的囚徒困境。

因此,在农户享有水费补贴时,同时对供水方高补贴,并大幅调高水价才可以实现节水激励,但不能实现减负激励。

3.农户水费承受力分析

从水费承受力来看,水费占亩均产值的合理比例一般为5-8%,水费占亩均收益的合理比例一般为10-13%。据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的调研发现,灌区农户人均收入最少的区域是潦河县,为人均7200元/年,农业收入比重58%。如果将其水费由22.87元/亩提升至50.6元/亩,则水费占亩均成本的比例为5.27%,占亩均产值的比例为2.49%,均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

从上述博弈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分析,均可得出:即使水价提升122%,从水费占产值、成本的比例看,都在农户合理承受范围内,且可以激励农户节水。因此,大幅提价应更能有效激励农户节水意识。

(二)缺水区域灌溉模式选择博弈分析

缺水区域对节水的要求更为强烈,需要政府对引水或井灌工程给予支持。

由分析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是低价流灌均衡占优,在缺水地区,这是不节水的灌溉模式,且政府需要对工程项目给予补贴。

三、结论

1.一般情况下,博弈的均衡点是低价不节水(或不节水的流灌、渠灌等灌溉模式),节水很难自发成为博弈均衡。

2.补贴强化了这一过程,而且对农户全额补贴后想实现节水目标,需要对供水方也进行高额补贴。这无疑增加了政府负担。

3.在不补贴农户的情况下,大幅调价可以实现节水激励。而农户完全可以承受调幅120%的水价。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2]馮欣,姜文来.我国农业用水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2).

[3]邢夏洁,袁汝华.农业灌溉用水补偿博弈研究[J].节水灌溉,2017,(3).

[4]杜威漩.基于演化博弈的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节水灌溉,2015,(11).

[5]许朗,刘甜甜.农民灌溉水价心理承受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24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水利发展研究,2014,(5).

[6]王薇,陈学群,王昕,马海燕,孙力.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终端水价及农民承受力研究[J].节水灌溉,2013,(6).

[7]郑志来.农业节水转移条件及转移双方的博弈研究[J].节水灌溉,2013,(1).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博弈
建筑业营改增下适用税率的选择
基于博弈视角的会计信息造假分析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博弈——世界近代史经济初探
基于位置消费理论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产业升级模式选择的博弈研究
博弈与共振:涉警网络舆情关键点研究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