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HR:从佛系青年到不易青年
2018-02-26王春雷
王春雷
网络上《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还未退热,酷狗音乐又推出5支真人故事改编的微电影,讲述不同人生阶段下生活的种种不易:求学不易,求职不易,找房不易,工作不易,感情不易……“不易青年”成了网络流行词。薛之谦“致不易青年”主题曲《违背的青春》更把“不易青年”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九月里最火的流行词之一。
不易,一指生活不易,二指初心不移。你为什么奔跑?因为“哭过以后,总有一个理由让你继续坚持或重新开始,披荆斩棘,默默奋斗”。充满激情的回答背后满是对不易青年现象的大讨论。2017年,一面佛系青年、儒系青年、道系青年、法系青年等不断挑战HR的智商、情商、心灵商;一面魔系青年、妖系青年、仙系青年、鬼系青年、忍者系青年等不甘示弱。2018年,蛙系青年和不易青年也来凑趣,HR由衷感叹:做HR更不易!
新百家争鸣,HR的四道菜
率先登场的网络流行词是佛系青年,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其标签是“都行、可以、没关系”,一副凡事不走心的样子,让HR拿什么来激励你?佛系本来和佛教没有什么关系,却与佛教“随缘必须精进,精进不忘随缘”的精神不谋而合。在许多人眼里,佛教就是忍辱,佛系的不走心则是忍辱式的随缘。其实忍辱只是佛家的六度(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的六种方法)之一,完整的六度是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忍辱和其他五度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透过“不走心”,只要HR发现其“走心的地方”并光大之,佛系青年的能量就会超乎你的想象。
从佛系青年衍生出来的儒系青年、道系青年、法系青年虽然和儒家、道家、法家并非一一对应,甚至没有什么关系,却分别似是而非地传承了三家的神韵:
儒系青年的标签是“稍等、抱歉、对不起”,打足鸡血似的进取心颇有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流砥柱精神,溢于言表的谦卑态度扬溢着孟子的浩然正气。儒系青年正是HR最喜欢的热血青年,能量自备,是最好的干部人选。
道系青年是指一种执着于自我追求、简朴逍遥的生活态度,其口头禅是“爱谁谁,爱怎怎、爱哪哪、别烦我、别粘我、升天了”。简朴逍遥如庄子《逍遥游》中的许由,凡事不会越俎代庖,却会过好自己的日子,养好自己的身体。有比尧舜更强的治世能力,却甘心过“小国寡民”生活。道系青年往往不肯出山,却是最好的参谋人选,是居侧的智者。
法系青年是持“一切按规矩来”态度的青年,相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他们喜欢按时间表办事,按时上下班打卡,不迟到不早退。但“凌晨三点不回家”,凭什么?非得加班,拿《劳动法》说话。法系青年虽不是儒系青年那样的好领导或劳动模范,也不是道系青年那样的好参谋,却是中规中矩的好员工。
新百家争鸣,HR的四道菜:佛系,闲者为上;儒系,能者居中; 法系,工者居下;道系,智者在侧。
非主流,HR身边的“定时炸弹”
随着儒、道、法、佛系风盛行,一系列神奇的门派也浮出水面:妖系、魔系、仙系、鬼系、忍者系……和阴阳家、兵家没有半点儿关系,却把其中计谋的一面发展到另一个极端,道高一尺的HR也须谨慎了。
妖系青年的秘籍是化简为繁,变幻、迷惑人、卖盟、装可怜背后的目的无非是控制别人,凡事不择手段。妖系就是《当良知沉睡》一书中的无良症患者,最擅长的手法就是厚黑学中的补锅法:做饭的锅漏了,请补锅匠来补。乘着主人转身的时候,补锅匠用铁锤在锅上轻轻敲几下,让裂痕增长许多,再当主人面将油腻刮开:“裂痕这么长,非多补几个钉子不可。”据统计,无良症人格在人群中占比达到4%,远远高于精神分裂症。无良症患者一旦有了理想,就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没有负罪感,是企业用人的大忌。
魔系青年则是对人性毫不掩饰,任凭本我放纵,不加节制,“易燃易爆易炸毛”。《中庸》开篇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魔性青年的任性就是孔子说的“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魔系青年往往打着“性格直率”的旗号行“泼妇”之实,表面上“我性格比较直”,实则以率直的假面掩盖不可告人的心思。用人之道就是要用近中庸的君子,远反中庸的魔系青年。
仙系青年的特点是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四两拨千金”,恰似厚黑学中的锯箭法:一个人的手臂被箭刺到,去找外科大夫,结果外科大夫就帮他把在外面的箭锯掉,说:“我是外科大夫,里面的你去找内科大夫。”如此不负责任又“理直气壮”,和良知沉睡的妖系青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鬼系青年则是职场中社交恐惧症、表达困难症、交流障碍症的综合体。同学聚会从来不参加,联谊活动躲远点儿……遇到这样的员工,HR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只能慨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网民还总结出忍者系,即“表面上能忍则忍,以至于被认为是佛系青年。实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旦心态崩了就秒变怒目金刚,火力全开”。“周公恐惧流亡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初身先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忍者系更挑战HR的智商、情商、心灵商。
蛙系青年PK不易青年
《凌晨三点不回家:成人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结局美好而温柔:女實习生为了明天的会议赶稿却遭遇电脑蓝屏,当她含泪写下辞职信时,老板发来一条暖心消息:“会议延迟,你可以转正了。”当女护士长终于忙完一台手术,老公发来信息:“你安心工作,女儿的高烧退下去了。”作为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为了做好工作让客户满意,她无瑕照顾远道而来的男友。但当她忙完手头的工作,男朋友赶来接她,并向她求婚:“你是想一个人回去,还是上车跟我结婚?”然而,不是所有的“凌晨三点不回家”都有这样喜剧的结局。那么,凌晨三点,回不回家?
2018年初流行一个怪现象:朋友圈不晒娃,改晒“蛙”了。游戏中扮演父母的玩家乐趣有二,一是收到青蛙的精美游戏照片,二是等“宝贝儿子”回家 。旅行青蛙的流行,意味着许多年轻人已经进入了低欲望社会,蛙系青年也就成了低欲望青年的代名词。对于蛙系青年来说,不存在“凌晨三点,回不回家”这样的话题,他们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宅在家里。
HR为难了,蛙系青年如何激励?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而小鸟却笑它说:“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HR何必要求小鸟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毕竟蛙系青年也大有人在,像管理法系青年那样,以规矩约束他们就好了,如果还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话。
“凌晨三点回不回家”这样的问题是留给不易青年的。一方面,求学、求职、找房、工作、感情,没有一样是容易的。因为不容易,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但如果仅仅因为不容易,他们可以降低要求,甚至像蛙系青年那样走进低欲望社会。不容易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甚至和不容易一点关系都没有,正如被《人民日报》点赞的不易青年毛不易说的那样:“不易是不易初心。”
九月里最火的不易青年非马云钦定的接班人“逍遥子”张勇莫属。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逍遥子是逍遥派的创始人,他从未出场但三位弟子个个都是绝世高手,逍遥子也就像一生从不出山但弟子个个深怀绝技的鬼谷子一样神秘莫测。张勇被称为逍遥子和他的为人有关,据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只要一提到自己的问题就一摆手笑而不答。求学不易、求职不易、找房不易、工作不易、感情不易都和张勇没有关系,但来阿里的十一年里,他一直住在杭州一个五星级酒店里,周末才返回上海的家中。张勇是阿里最勤奋的人之一,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他说:“你必须时刻警醒,睡觉也得睁着眼睛。”对张勇来说,“凌晨三点不回家”没有不容易,只有不易初心。
蛙系青年其实可以归入广义的不易青年,只是这个不易只是“不容易”,却少了“不易初心”。“不容易”相当于佛教中的“业力”,由不得你选择;“不易初心”相当于佛教中的“愿力”,是你发心要这样做。无论他是否“不容易”,只要“不易初心”,HR遇到了真该好好珍惜。
互联网时代,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让HR应接不暇。其实不必太当真,套用《金钢经》的句式:所谓佛系,即非佛系,是名佛系。儒道法系直至不易青年,亦复如是。一位长者问我:“置身大森林中,没有指南针,如何走出去?你有多少种方法?”“看太阳、看北斗、看树木……”显然我的方法都有瑕疵。長者说:“无论在森林里任何地方,早晨都会听到鸟鸣声音,顺着鸟鸣的声音,你一定找到泉水!这是活水,顺着活水,再大的森林都能走出去。这就是著名的指南针效应!”面对形形色色的新名词,以不变应万变才是HR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