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
2018-02-26
话题一
选拔人才本就不应以“帽”取人
“长江学者”“青千”“万人”“百人”……这些和工资待遇、项目评审挂钩的“帽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谓是学术界最有价值的“通行证”。原本,国家设立上述头衔,是为了延揽或培养海内外的学术精英。可久而久之,未能戴上“帽子”的青年学者,在日常研究工作中举步维艰。这让人们不得不反思:是否应该更理性地看待这些“帽子”?
@贝贝
如果不以“帽”取人,就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一刀切”思想。学术研究设计的领域何其丰富,若用僵化的标准衡量学者的工作,难免会产生偏差。
@水若寒
只要拥有足够分量的“帽子”,就不愁项目得不到审批,资金得不到支持。更重要的是,戴着“帽子”的学者在哪里都能收获尊重和羡慕的目光,而那些脑袋上光秃秃的青年学者无论如何努力,却始终低人一等。
@无言
当然,不能否认“帽子”曾经为国内高校吸引了高端人才,也争取到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研究项目。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动态过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制定所有政策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我们不应忘记,为国家科研创新事业不断贡献新鲜血液,才是开展人才培养的目标。所谓的“帽子”,只能证明过往,不能代表将来。
@小川
上进者看不到希望,某些人却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如此恶性循环,必将对学术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以“帽子”论英雄,才能真正让年轻人“动”起来。
翻转君
唯才是举,是所有领域、所有行业的选拔标准。纵观历史,人才选拔越开放的时代,整个国家的活力也越是充足。过于看重“帽子”的制度,譬如魏晋年间的九品中正制,往往会压抑人才,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相关的经验教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胜枚举。如今,中国正处于稳步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让发展动力长盛不衰,离不开人才的不断涌现。让各行各业中的有“帽”无实者深刻感受到竞争压力,给予那些才华横溢但暂时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足够的机会,获益的必将是整个社会。
话题二
女博士生的生育窘境折射出性别平等的缺憾
近日,《中国青年报》一的篇报道《女性读博+生娃?两全or窘途》将女博士生生育的问题放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这篇报道指出,许多女博士生要么在学术科研与家庭之间作一个“有你没我”的抉择,要么默默承担双倍的压力。这种老生常谈的论调依然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原因出在哪?值得反思。
@创创的肥肠
政策与补贴,未必能够彻底解决女博士“生育难”的问题。如果照顾女博士生的生育政策过多,很可能导致博士生导师不敢招收女生,女性会在学术选拔中被边缘化。即便是初衷在于保护女博士的政策,也可能走向反面,让女博士生的处境更加困难。
@依依
女博士这种困境的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尚未出台对女博士生生育的相关政策支持。一方面,女博士生的身份依然是学生,无法享受国家为女性职工提供的生育福利,而她们在经济上也只有一些微薄的收入;另一方面,与本科生或硕士生不同,博士生承担了与职场类似的工作强度与精神压力。
@冰心玉洁
博士生的就读年龄和女性的最佳育龄高度重合,对这些女性提出“不生育”的要求,无疑很不恰当。因此,国家与高校有必要对这个群体提供一定的生育政策支持,不论是提供产假还是生育补贴。如此,才能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女性免于面对家庭与学术的两难抉择。
@萍水相逢
家庭劳动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是无薪的,并且其作用被贬低了,而女性恰恰是家庭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当今,全职主妇越来越少,许多女性都開始走向职场。但是,这些走向职场的女性既要完成能够提高社会地位、实现自我的职场工作;又要完成一个作为妻子与母亲的所谓“义务”,这样的局面,无疑对这些女性不利。
翻转君
“女人是人吗?”著学者名凯瑟琳·麦金侬在20世纪末向美国社会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她指出,即使在女性权利在书面上已经得到承认的现代社会,女性依然在各个领域被贬低与侵害。如今,把这个振聋发聩的提问放到今天的中国,同样值得人们反思与回应。但如果需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社会需要重新思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与意义,公平分配养育孩子的职责,保证不让女性独自承担“第二轮班”。只有通过破除女性就该是“贤内助”的迷思,让两性的劳动能够被平等对待,我们才能自信地重申宪法之中的庄严承诺——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