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问题和对策

2018-02-26李菁

新一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农村

李菁

摘 要:“留守兒童”,一个让人心痛的字眼。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留守儿童问题越发严峻,尤其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留守儿童已然成为农村地区的重点帮扶对象。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为例,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与阐述。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一、关注留守儿童庭教育问题的意义

根调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2018年已达到了902万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各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所导致。孩子留在老家上学,父母去发达城市打工来承担生活与教育支出[1]。除此之外,留守儿童问题还与因户籍、住房、入学等制度有密切关系。

留守儿童的年龄大都集中在七到十五岁左右,该年龄也是孩子性格、情感、三观成形的时期。但在这一时期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会受到其它学生的歧视,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对于新事物缺乏热情,每天总是忧心忡忡,甚至会形成偏执的性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缺少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很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社会学习性方面表现得手足无措,无法处理突发情况。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如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可以得到改善,这将促进孩子身心发展,让学生重拾自信心,产生学习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陇南市武都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

(一)经济落后,父母均外出打工,孩子缺少父母关爱。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端,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区,形成了高山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以武都区为例,武都区的经济比较落后,这也就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青年大都去发达城市打工来承担家庭生活、教育的支出。武都区的三仓九年制学校光是五年级学生中就有六十名留守儿童。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大都存在心理逆反、情绪消极、性格孤僻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缺少父母关爱与家庭教育。由于亲情与关怀的缺失再加上留守儿童找不到情感倾诉的对象,很容易使他们滋生暴躁、激进的情绪,他们一般无人约束,这也就导致打架斗殴事件频发。

(二)代养人年纪大,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受限制。武都区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数是祖孙两代人在家里。祖辈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被动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平时还需要下地干农活,尽自己微薄力量努力改变家庭现状。但是祖辈年迈,大部分体弱多病,再加上他们文化水平较低,思维方式、对事情看法都与孩子有较大差异,难以对孩子教育方面提供帮助,只能在生活方面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留守儿童与代养人有着很大的代沟,孩子在各方面遇到问题不会向他们倾诉[2]。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又极少与在外地的父母联系,受农村经济条件限制有的家庭甚至没有电话,他们就算联系也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教育严重缺失,这也会在他们以后成长中产生各种问题。

二、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学校履行责任,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与引导。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学校可以称得上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因此对于学生从父母身上缺少的家庭教育,学校可以予以弥补。学校一方面要及时联系代养人,教授他们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告诉他们在孩子犯错、进步等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做,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认清善恶美丑。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孩子认清自我,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立能力。学校更需要与儿童的监护人联系,让他们多与孩子通过写信、电话方式进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并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对体制进行改革,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在解决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不足的短板上,政府的政策、制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政府可以为去父母城市读书的学生免除学费。若政府财政不足,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寻找有关慈善机构寻求帮助,让多数留守孩子可以在父母身边。

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机构,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以武都区为例,武都区可以找一些有家庭教育技巧的妇联人员,在每个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村庄建立留守儿童关怀社。对每个留守儿童进行登记了解,并规定在某个时间段聚到一起。先一起做游戏增加彼此友谊,等彼此都不感到陌生妇联人员可以让留守儿童聊一下最近有什么打算,遇到了什么烦恼[3]。然后在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格,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长。

(三)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由我国国情引发的独特社会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城市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农村一般会有劳动力剩余,这些人就会大量涌入城市,致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突出。要想进一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需要政府进行宣传,使社会重视起这些问题,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鼓励人民支教捐赠书籍等。加大政府对农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农村留守儿童不只是教育层面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突出问题。只有社会各界都重视起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才能真正振兴农村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万鹏,向蓉.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家庭教育决策合理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174-182.

[2]陆贵华,庄琳,李秀英,郑明萍.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对策的探讨[J]学周刊,2018(31):166-167.

[3]张续林.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爱教育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8(33):171-172.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