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课活动”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研究
2018-02-26余宪泽赵枫
余宪泽 赵枫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核心要素之一,已经成为教师培训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文章聚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研究发现该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式之一,它集政策、研訓、环境为一体,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践共同体为主要特征的研训体系,多维度环境、综合评价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极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2-0082-04
一、引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启动了以“三通两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与此同时,为了发挥硬件工程效益,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旨在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常态化有效应用。
不可否认,经过三年的培训,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涌现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名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开始从“整合”走向“融合”。但实践指向性不强、可持续发展性不强、教师自我主动发展的动力不足、信息化实践的教师群体共生意识与行动不够依然困扰着培训[1],政策制度、环境、培训、动机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迁移,“培训前后脱节”、“培训与教学、教研衔接不够”等备受指责的弊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依托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下简称“优课活动”),通过研究发现“优课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式之一,它集政策、研训、环境为一体,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践共同体为主要特征的研训体系,多维度环境、综合评价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极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优课活动”及其理论基础
1.“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信息时代国家对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的需求,2014年教育部启动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活动”旨在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到目前为止,“优课活动”已连续组织了三届,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千万教师参与“晒课”,营造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造就了以部级“优课”为代表的5万名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还不包括其他省市级“优课”的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输送了“专业知识过硬、学科教学深厚、信息技术精湛”的TPACK人才。
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鲁宾斯坦第一个将哲学意义上的“活动”概念引入到心理学领域[2]。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包含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三个核心成分,以及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三个次要成分,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与周围客观事物交流与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完成对客观环境认识和需要目的的过程。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活动满足认知获得的需要与完成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与适应。活动理论蕴含了丰富的学习思想,譬如知识构建、学习参与、学习反思、学习重构,活动理论在教师学习领域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局限性。“优课活动”营造了一个以教师实践共同体为核心的专业发展环境,教师作为活动的主体与作为客体的“优课”在共同体的支撑下实现了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创造。“优课活动”提供丰富的工具,包括认知工具、资源搜索工具、交流互动工具等等,并且对活动规则有着明确的规定,确保活动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以及在时间上的有序进行,同时“优课共同体”的合理分工是视频课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活动被认为是促进学习者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赛促用,以用促学”更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性思想。
3.“优课活动”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对比分析
“优课活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独特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如表 1所示。
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涵
2014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具备的技术能力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和划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技术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各学校应用情境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标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特点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既具有一般专业能力具有的特点,也有技术能力独具特色的地方,总得来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动态生成性、个体内隐性、知能融合性、实践情境性以及发展阶段性,如图 1所示。
(1)动态生成性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是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提升的,信息技术本身的技术发展性以及应用情境的多变性注定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必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动态生成性表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必须在培训中生成、在活动中生成、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生成,一劳永逸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切实际,也不符合能力发展的规律。
(2)个体内隐性
教师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够用语言、文字等清晰的呈现出来,隐性知识则内隐于教师教学实践中,不易于被表达,其学习依赖于知识拥有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种以实践为特色的能力,属于隐性知识范畴。个体内隐性表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既依赖于个体的实践中学习,同时也必须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助。
(3)知能融合性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落脚点是“应用”,而应用既需要知识的储备,同时也需要技能的支撑。前者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后者解决的是“如何用的问题”。“知道是什么”只迈出信息技术应用的一小步,是基础,而“如何用”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支持,是目标,唯有知能融合才能实现能力提升。
(4)实践情境性
《标准》将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分为四类: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水平与所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必须针对现实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其实践过程不能脱离真实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依赖于情境的能力,情境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
(5)发展阶段性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一般经历萌芽阶段、应用阶段、整合阶段和变革阶段[4]。教师因其自身能力储备的不同发展的阶段有所差异,但基本都遵循这样的规律。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都处于由应用阶段向整合阶段跨越时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仍处于摸索之中。发展阶段性给予我们以下三种启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必须抓住关键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四、“优课活动”支持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模型构建
“优课活动”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完善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生态体系。如图 2所示,本文构建了“优课活动”支持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模型。该模型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提供可持续发展政策、研训实践共同体、多维度环境、综合性评价实现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支撑。
1.可持续发展政策
“优课活动”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国家级活动,得到了上至教育部、下至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和配合。自2014活动启动以来,以教育部名义发布的文件就有几十份,如果算上各省市县相应的文件,“优课活动”的政策文件数量相当之大。各级活动文件对“优课活动”的支持提出了明确要求,譬如国家层面,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中央电化教育馆协助,还包括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相关公司的支持,到了区县层面各种支持则更加细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优课活动”的政策支持是常态化的,不仅活动举办期间的三年政策保持连续性,即使活动结束后,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依然会将“优课活动”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长期坚持。
2.研训实践共同体
“优课活动”对教师实践共同体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优课”所上报的信息里面必须含有相应指导教师、录像师的信息。事实上,在围绕打磨一节优质课方面,教师实践共同体则做的更多,不仅各角色成员齐全,研训活动也十分丰富。在“优课活动”中比较流行“磨课”这个词,一节部级“优课”往往需要实践共同体通过“磨课”来实现。该共同体内一般包括主讲教师、学科名师、信息技术教学专家以及技术能手。主讲教师往往先初拟教学稿,共同体针对活动目的和教学内容提出初步意见,主讲教师根据团队成员的建议完善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共同体成员观摩教学过程并反馈意见。主讲教师根据成员的建议,反思教学过程,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当然,这个过程中夹杂着各种观点交锋、思维碰撞以及主讲教师个人的冥思苦想,在反复的打磨中,课愈发精美。
培训也是“优课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尤其针对一线教师的培训更是接地气。为了推动“优课活动”的开展,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一般从区域层面整合培训力量,涉及装备、教研、继续教育等部门,通过开展市级培训、区级培训和入校培训解决教师活动过程中的疑难。而国家级、省级培训则从宏观层面把控活动的方向。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大规模、跨区域”教研提供了可能,其较低的门槛让任何一位教师都能享受优质培训资源。为了发挥“优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互联网+”教研活动的深入发展,教育部组织了面向全国师生的互联网教研活动,传播优秀经验,使师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名师带来的教学盛宴。
3.多维度环境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优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实践环境,而且还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技术环境方面,各地教育装备部门积极筹措资金,联合相关公司对硬件环境稍弱的地区和学校进行补充,以满足“优课”录制的要求。实践环境方面,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领导都积极支持教师“展示优课”。学校一般会营造好的实践土壤,让教师大胆去尝试信息技术应用。心理环境是“优课活动”提供具有特殊意义的环境,它营造了一种“人人晒课”、“人人参与”的氛围,每位教师都是活动的一份子,每位教师所贡献的“晒课”能够为“优课”名额助力。因此,活动中不会出现别人不用信息技术、我也没必要使用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在这种竞争也友爱的环境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表现出极大的技术学习自信、技术应用自信、教研提升自信。
4.综合性评价
评价是传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目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理论丰富,但是操作性较差,往往简化为教师网络学习的时间、提交资源的数量、撰写教学日志质量等一些非核心指标,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优课活动”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了由层级评价、网络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层级评价方面,“优课”实行逐级推送方式,每一级推送都经历了一次评价,每一级上升都意味着专家评委对“优课”的认同。网络评价目前应用于各类比赛之中,“优课活动”也将之灵活运用。部级“优课”的评选推荐过程中采用了网络评选,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同一知识节点下超过3节“优课”的课,通过教师网络投票推选能够入围部级评审资格的“优课”。社会性评价是珠海市“优课”评价的创造性设计,该评价独立于其他两类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家长和学生,通过投票和点赞推选出他们心中的“优课”和信息技术应用名师,获奖教师也有相应的奖励。综合性评价为教师常态化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动力,有助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有力解决了长期困扰培训绩效的诸多弊端,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期三年的“优课活动”结束后,各地仍需传递活动的接力棒,通过比赛活动的方式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有关“优课活动”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影响,在后面的研究中我们将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赵可云,亓建芸,陈武成.基于B-PDS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5(5):114-120.
[2]吴刚.活动理论视野下的成人学习变革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6):83-86.
[3]教師厅函[2014]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Z].
[4]朱艳.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 2016(1):116-119.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