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主管理遇到精细德育
2018-02-26赵海军
赵海军
【摘要】 本校的精细德育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精细德育已经成为本校重要的品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目标要求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更应当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德育教育,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当自主管理遇到精细德育,我们开启了德育管理新模式,值得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精细化 自主管理 量化考核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1-006-01
0
我校早在2011年就提出精细德育管理模式,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必须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精细德育已经成为我校重要的品牌。2016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目标要求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更应当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德育教育,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自主管理遇到精细德育,化学反应更加明显,学校的德育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这里我就来探究一下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的管理模式。
一、精细德育是制度保障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精细德育模式下,我们建立有章可循的一系列制度,例如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細化纳入我们学校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学校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教师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我们德育的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自主管理是方法落地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世界教育民主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学校落实人本主义管理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需要。在学生自主管理的班集体中良好的班级舆论将发挥无形的管理作用。良好的班级舆论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学生自控、自管、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协调互助的舆论氛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建立班集体健康舆论的思想基础。集体主义是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也是班级建设的思想条件。倡导集体主义,增强集体意识,维护集体荣誉,才能把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凝聚为一个集体,否则班级中学尘利益的差别是不可能得到协调和一致,更不可能形成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目标一致的战斗集体。
三、二者结合突显成效
量化考核,班级规章制度必须是奖、惩结合,可制定班级操行分试行办法,操行分采用基础分(100分)和加分、扣分三部分构成。奖励部分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起到引导的作用;惩罚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分门别类,必须要得到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同。学期德育操行分将作为评优选先、综合评定,甚至座次安排的依据。这样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比照班规执行同常管理,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样使班级管理经常化、客观化、公开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评选优秀,争创先进,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
四,实践中的反思
经过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也有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1.学生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学校提供的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有限的,而且学生个性各异,难免存在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抓住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
2.学生毕竟还不够成熟,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有的同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同学兴趣广泛,但对学习却缺乏激情,这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多渠道、多途径开发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选择自我发展的有利途径。二是要处理好教学与活动的关系。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贯穿有益身心健康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活动来发展自我,做到学习、活动两不误。
最后,我们感到有两个方面是将来的后续研究内容:一是如何实现全体科任教师真正参与的全员德育;二是学生个体如何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这将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张秀竹.《班级自主管理基本策略探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2).
[2]徐峰.《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15期.
[3]王树国.《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12期.
[4]顾建光.《提高学生自主性管理能力的探索》,教学与管理;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