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现代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2018-02-26吴淑英
吴淑英
【摘要】本文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适时、合理、巧妙地在课前、课中、课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优化;激励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运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网络技术,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因此,我校根据这一背景进行的《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成效的研究》课题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以《雷雨》为例谈一谈。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借助课件课前巧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 巧导入,不仅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也能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笔者教学《雷雨》时,教师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先出示谜面:(1)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2)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电子课件中,“谜面”伴随震耳欲聋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伴随着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电闪雷鸣的画面一同出现,学生的心一下子被紧紧吸引住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又自然地承接新课。
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既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丰富联想,又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把这些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课中利用多媒体,实现教学容量的最大化
课堂教学结构是由很多的教学环节有机组成的,教学环节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环节进行巧妙的引导,恰当地使用计算机,从而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借助电子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让学生识记生字:(1)带拼音,同桌互读互教。(2)指名带读,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两遍。强调“垂”读准翘舌音。(3)去掉拼音,随机抽读。(4)开火车读词语。(5)读带生字的句子。(6)交流识记方法。
2011年版《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此环节通过互动识字、游戏化记字学词,在读准音、认清字、记住形,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中,层层推进,有的放矢。而这些环节只有借助电子课件才能紧凑有效地实现。
在“再读课文,梳理脉络”时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再汇报交流。(在电子课本中完成)最后按课文顺序让学生上台在电子屏幕摆图,如果摆错了,图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如果摆对了,它才会乖乖地待在那,所以学生兴趣高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图文结合,脉络清晰,此环节通过计算机的演示不仅让学生在“找—说—摆”中,再次感受到阅读后的收获,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也为二年级的观察作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读悟雨前,初感神奇”环节,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画出景物描写。再汇报交流雷雨前的景物。最后通过朗读感悟雨前的闷,适时进行语用练习。
理解“压下来”这个词时,教师先让学生体会雷雨前满天乌云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做做“压下来”这个动作。在课件出示图片“乌云压”后让学生看大屏幕,感受这么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假如学生就是图画中的小朋友,抬头看看这样的乌云,有什么感觉?从而让学生体会心里很紧张,感到很害怕,感到很压抑……因为有了多媒体图片,声音的渲染,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所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这两句话时,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体会作者用“垂下来”这个词的准确性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比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與“一只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然后课件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动画,让学生探究蜘蛛垂下来有什么连着?学生在被动画中的蜘蛛逗得咯咯笑时,也弄明白了“垂下来”的意思,最后课件出示一组图和句子让学生选词填空,从而学会区分“垂下来”和“掉下来”,更体会到了作者的善于观察,讲究用词的准确性。
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课后巧延伸,上网查资料
课后的巧延伸,妙拓展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与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探讨兴趣和创新能力。
笔者在教完《雷雨》后,让学生上网查找还有哪些字是这类结构的,应该如何写这类字。这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写这几个字,还要通过观察、收集,发现规律,学会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初步培养了收集、概括的能力。
适时、合理、巧妙地在课前、课中、课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人教数字校园”的开发以及“班班通”的实现,更是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成效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也为此研究成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利用平台。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