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的读书与写作

2018-02-26顾于枫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苏轼语文课堂读书

顾于枫

【摘要】提及语文教学以及语文教师,必然会提到其融会贯通的课堂教学和博杂古今的课堂容量。不能想象,当语文老师的语文课堂捉襟见肘、苍白无力,将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上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时,能否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呢?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读书;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之下潜藏着的无穷魅力,但是不少学生却感慨着,多上一节与少上一节语文课,没有任何差别。这些现象的造成,对于教师来说,必然绕不开两个字:“读书”。

而对于从教不久的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作支撑,如何使课堂更为深沉厚重,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一名在校学生到一名从教教师,在阅读上,我也感觉到了明显的转变。在阅读目的上,从以前的以自身兴趣为主的文学著作向以对教学有帮助的专业著作为主转变;在阅读感悟上,从即时性的随笔到如今的必要的反思式感悟;在阅读方式上,从以前的泛读、整体读到如今的部分读、精读以及作批注与记录。虽然阅读范围变小了,但学科针对性更强了。

读书于我,获益最大的则是对教学的改变。

首先,读书使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它具有“语文味”。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字词训练的同时,也要在品词品句、嚼文嚼字当中让学生品味文本本身的魅力。而这其中,教师本身对于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前者需要教师个人的知识去填充。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术业有专攻”,读叶圣陶、朱光潜、王尚文、王荣生、李海林、余映潮、黄厚江等语文教育专家的著作更要广、活。一个喜爱阅读的语文老师往往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有了这样的“内功”,他上起课来,往往能左右逢源、语言有味、面目可亲,从而创设出真正有“语文味”的课堂。如谈及“祥林嫂之死”,大家都知道是“吃人”的礼教“吃”掉了祥林嫂,孙绍振先生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深刻的理解:“祥林嫂是被一种观念逼上了死路,这种观念堂而皇之,神圣不可侵犯,但却又是荒谬而野蛮的,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成见。”不仅如此,“被侮辱、被损害者并没有感到不合理,不觉得可悲,也不觉得可笑”。我们教书不能够拿到课文先去找教参,这样就限定了自己的思维,何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作为语文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读作品。若教师不间断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更新自己,那么他的课堂必然是生成的、变化的。

其次,读书使语文课堂更具“包容性”。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究竟是人间如梦、借酒浇愁、一路消沉,还是跳脱出了消极、酒尽愁去、乐观旷达呢?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此让学生理解有点难度。对于教师,可以以这篇文章为契机,由苏轼的豪放词迁移到苏轼的婉约词,由词迁移到诗和赋,进而迁移到评论苏轼人格的文章,这是一个类似“滚雪球”的生成过程,“品其文,识其人”,把作品鉴赏和人生感悟统一起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了解苏轼被排挤、被糟践的绝望,被押解、被示众的惶恐;了解苏轼在黄州亲友尽离的伤痛、无人理解的悲哀,他不是天生的乐天派,他的乐观是大起大落之后退去一身浮躁的升华与成熟。横向来看,读苏轼在黄州的一系列诗词赋,如《初到黄州》,“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苏轼不是圣人,受尽波折后难免悲观,自认一无是处,白费粮食,就算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也只是表层的乐观旷达罢了。到而后的《卜算子》《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浣溪沙》,可见苏轼逐渐摆脱了负面情绪,慢慢成长,笑对苦难,乐观旷达,随缘自适。苏轼在黄州的心路是变化的,因此思想也是变化的。不同于其他文人,智者不是没有苦难,而是擅长于用自己的智慧来超脱苦难,用苦难来历练自己的心灵。再读“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失落苍凉,但难掩豪放旷达,个人的得与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如放怀一笑,以酒祭月,让愁怀随江而去,留给自己的是如明月一般皎洁的心灵。

再次,读书使语文课堂更具思辨性。特级教师余党绪曾提及批判性思维。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培养一个个复制答案的机器,更应该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自主思考能力,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到。但是批判绝不是任意的不讲逻辑的猜疑。合理的建设性的批判还要建立在一定的阅读积累的经验总结上。在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之时,不少人可能认为蔺相如的行为未免太过于鲁莽:先愤然承诺,后暗度陈仓,既不合礼数和道义,又构成了羞辱和挑衅。若秦王暴怒,杀了蔺相如,再发兵十万直指邯郸,不仅和氏璧保不住,恐怕赵国也岌岌可危了。但在实际教学时,我却将教学重心放在了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的剖析上,将心中疑问压了下去。而余党绪老师却提出关于人物形象的新解:这是一个汲汲于功名、为自我实现而奔走的战国士子,读后便有恍然大悟之感,这种解释既大胆却又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有疑问,不应该将自己心中疑问暂压,使教学思路迎合所谓的教参解释,而是应该存疑、解疑。而这种表现却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式,虽然教学中也一直在给自己强调避免轻信教参,照着教参所指的路走。但在教学方程中一闪而过的疑问,我们却注意不到,大多时候在无意识情况下选择了忽略。究其原因,除了教学经验的缺乏,更缘于对于自己的不信任。而只有多读书,充实自己,才能抓住这些初露头角的小问题。

饱读诗书的人,也许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是,要想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饱读诗书才行,这是我教书两年最为深刻的体悟。

读离不开写。我们读书,获取一种隐性的知识,而写作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最好途径。关于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我的看法是: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但写作离不开读与思。读与思是写的前提,写是读与思的深化。我有自己的博客,从教学初始,定期更新,或是读书笔记,或是阅读思考,或是课堂总结,或是与学生相处的反思。有时也会因为忙,将博客弃之一隅,一段时间想来就像是背了许多的债,浑身不得意。上一堂课之前,我们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或是阅读书籍,或是观看教学视频,来充实课堂内容,使自己有话

能讲,使学生有东西可学。但是课后的反思也同样重要,有实践必会有感悟,有感悟必会有反思,有反思才能够进步。我记得上《边城》时,从“边城”的“美”出发——风景美、风俗美以及人情美,让学生感受到湘西边城田园牧歌式的美好。课后一位老师一语道破,此种上法忽略了沈从文先生“热情背后的隐忧”,掩盖了作品“美”的表象之下的“凄美”,苏教版的《边城》虽是节选,但须从整体去关照作品,领略作者博大的思想,因而课后的反思就尤为重要了。课后反思需要写出来,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更多的问题。寫作不仅是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补充与动力,在读与写中培养人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

北大著名学者温儒敏先生在《名师成长丛书·总序》中说:“现在社会心态浮躁,拜金主义流行,大家都没完没了地忙,很难沉下心来读书做事。但教语文是要心境的,语文课的人文性最强,教学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就格外重要。讲学养,既是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因此,无论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温儒敏先生说得很实在,“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老师要有一桶水”,只有保持读书的习惯,才能不断发展自己,才能给予学生以不断更新的知识,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另外,对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语言与精神共生,教师不能够顾此失彼。学生学语文,不仅学的是浅层的暂时的语言文字,更是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情感、认知、学养、人格素养等深层精神。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教师需要读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苏轼语文课堂读书
从善如流
我爱读书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我们一起读书吧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