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趣味发声训练的个性化设计
2018-02-26江苏南京市永泰路小学210000
江苏南京市永泰路小学(210000)
发声训练是学习唱歌的基础。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发声的热情;通过角色互换活动,引导学生多元体验,掌握发声的基本技巧;师生、生生展开游戏互动,在愉悦状态下进行发声练习,提升学生发声的品质,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一、创设情境,调动发声热情
发声需要方法和技巧,但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起来并非易事。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讲授方式,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发声热情,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发声训练中。
例如,教学《捉泥鳅》时,这是一首轻快、充满童趣的儿歌,唱起来声音富有弹性。课堂展开后,为进行高效的发声练习,让学生体会声音的集中、明亮、短促、有弹性等特点,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先出示带来的一桶泥鳅,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再让学生轮流体验捉泥鳅的感受,在学生体验的同时播放歌曲《捉泥鳅》。学生立刻进入哼唱阶段,兴趣盎然。在歌词重复处,教师让学生反复唱,并强调唱的时候注意口齿清晰、口型到位,留意歌曲最后唱出的急切心情。在学生掌握这首歌曲的旋律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雨后的小池塘,让学生用“la”做发声练习,重点使声音具有弹性。因为有情境带动,学生学唱的兴趣高涨,发声训练高效。上述教学,教师利用实物和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发声热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歌曲的情感,积极进行发声训练,提升了歌唱的表现力。
二、角色互换,掌握发声技巧
发声训练时,教师一般采用示范的方法,让学生不断模仿,这种单一重复的模唱感染性较差,学生提不起学唱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况,运用角色互换的办法,先进行示范,对具体细节给予指导,让学生进行模唱练习,然后选出发声标准的学生扮演“小老师”,教其他学生发声。通过角色互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都想体验当老师的感觉,课堂氛围热烈,这是教师不断示范难以达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嘀哩嘀哩》时,这是一首以儿童视角寻找春天的儿歌,歌曲灵动、活泼,深受学生喜欢,很多学生都会哼唱,非常适合进行发声训练。上课伊始,教师播放这首儿歌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到来的画面:小河解冻,柳树发芽,黄鹂鸟在枝头唱歌,小朋友们在尽情欢笑。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大声学唱,愉悦的旋律在课堂中回荡。这时教师挑选部分环节的歌曲做发声练习,强调除基本的发声姿势外,侧重“嘀哩嘀哩”的口型和气息,模唱时要展示出声音的清脆、清晰。同时,教师列举出雨声“沙沙沙”和风声“呼呼呼”,告诉学生雨声要唱的轻巧,风声要体现出圆滑、连贯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出现烦躁现象,这时教师选出“小老师”展开角色互换,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发声练习,教授同学如何把“嘀哩嘀哩”“沙沙沙”“呼呼呼”模唱的更恰当。这样使发声训练瞬间又焕发生机,学生的关注力被聚集起来,课堂教学自然高效。另外,由于发声训练具有重复的特性,很容易导致学生练习的动力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发声的兴趣。
三、游戏互动,提升发声品质
游戏具有灵动、愉悦、轻松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是教师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在发声训练时,常出现学生情绪不高的现象,为让学生保持充足的动力,教师可设计互动性游戏,如音乐剧、歌舞表演等,使发声训练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效。
例如,教学《鸭子拌嘴》时,这首歌曲是多种打击乐器的综合运用,其中鸭子在池塘戏水打闹、饶舌拌嘴的情境,特别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时,教师播放这首歌,让学生根据歌曲想象鸭子拌嘴时的动作和叫声,并表演出鸭子的动作或叫声,这样学生表演的欲望被激发了,产生强烈学习歌曲的兴趣。然后教师播放鸭子拌嘴的视频,并展开配画外音的互动游戏,先去掉声音,师生带上鸭子头饰,教师扮演鸭妈妈,学生扮演小鸭子,师生配上沙锤、三角铁或者手铃,让配画外音游戏显得更有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声训练,用“ga”模唱,表达出鸭子的心情变化——愉快时清脆、响亮;拌嘴时连续、高音;和好时轻松、释然,使学生体会出“ga”的力度与强弱和心情变化的关系。上述教学,教师通过设计游戏,在游戏中展开发声练习,使发声练习更有趣,提升了学生发声训练的品质。
总之,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展开有趣的发声训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角色互换游戏等策略,使发声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