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中民族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2018-02-26张传俊李君怡
张传俊 李君怡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易地扶贫搬迁是政府主导下,将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困难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
“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实际搬迁人数达到33.8万多人,占全州总人口的近10%,此外还打破县(市)区域界限,推进安置资源优化配置,在全省率先启动跨县(市、区)搬迁工作,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搬迁到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及义龙新区等地,并明确提出“七个搬出”,将“搬出文化”作为搬迁的重要内容。作为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达66.7%。易地扶贫搬迁中如何真正搬出、保存、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搬出后又如何实现多民族文化的共生共建共荣,是一大难题,亦是重大课题,更是推进新市民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带着这样的问题,调研组先后深入黔西南州八县市区相关迁出地和安置点,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调研,收集资料等方式,相对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了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中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
一、“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十三五”期间,全州共计划实施6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3385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757人)。其中:2016年实施27个安置点,计划搬迁安置691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960人),已于2017年9月全部搬迁入住;2017年实施17个安置点,计划搬迁安置1131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179人),截至2018年8月7日,已搬迁入住1030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243人),预计到8月底前可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实施24个安置点,计划搬迁安置1562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618人),预计在2019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按照省委关于城镇化集中安置的相关要求,黔西南州91.9%的搬迁对象(310963人)搬迁到县城或县城规划区安置,7.9%的搬迁对象(26675人)搬迁到中心商贸集镇安置,0.2%的搬迁对象(868人)搬迁到中心村安置。搬迁对象主要以汉族、布依族和苗族居多,其中:汉族占33.3%,布依族占37.8%,苗族占13.2%,彝族、回族等其它少数民族占15.7%,少数民族人口共计占比达到66.7%。
黔西南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探索出了“四方五共”(四方指政府、群众、工商联盟和社会中介组成“四方联盟”,五共指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七个搬出”(搬出渴望、文化、产业、倍增、尊严、动力、秩序)的一套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群众工作方法。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强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不单纯是一个搬迁脱贫的问题,更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为一体的社会重建系统工程”,为此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和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结合州情实际,研究出台了新市民“1+13”政策体系(《新市民计划》+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就业创业、卫生健康、资源权益、政策措施、民政兜底、社会治理、政策宣传、社区党建、大数据服务保障),其中对文化建设的措施作了原则性、纲领性规定。全州各县市区依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创造性探索,建成了很多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形成了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
兴义市洒金新城是黔西南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将安置来自晴隆、普安、望谟和兴义市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30578人,群众来源广泛、民族众多、结构复杂。兴义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结合自然生态、民族特色等资源优势,以“三生四宜”(生产、生活、生态、宜居、宜业、宜养、宜游)模式高标准建设,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文化遗产收集保护区,把洒金新城建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观光园。安置区开展“三抓一建五提升”系统工程实现搬迁对象的“新市民”转化工作,“三抓”即抓党建,抓服务,抓管理,“一建”即建机制,评比激励构建和谐新家园,“五提升”即通过“文明讲堂”行动提素质,“青春课堂”行动升活力,“勤劳致富”行动提技能,“妇女+”行动提后劲,“阳光扶志”行动提志气。在安置区开展了多期“绣娘培训”,成立了几家由移民组成的民族产业合作社。2018年,以“弘扬民族文化、唱响时代强音、共建美好家园”为活动主题在洒金新市民安置区举办了首届“六月六”布依族文化节,民族文化建设引领安置区发展的作用得以彰显。
贞丰县布依土布小镇实施“五心四赢”管理模式(即:打造“幸福乐园”,留住老人心;组织搬迁文艺队,留住青年心;成立土布工匠坊,留住妇女心;打造沉香文化创意园,留住孩子心;建设“美食一条街”,留住游客心。有效实现政府赢得民心、企业赢得利益、群众赢得实惠、社会赢得和谐):在社区建陈列室、乡愁馆,放入扶贫搬迁户曾经使用过的石磨、蓑衣、背篓、斗笠、织布机等生活用品:把善于吹、拉、弹、唱和能歌善舞的搬迁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搬迁群众文艺队,编导群众“喜闻乐见”“易学能唱”的八音坐唱、浪哨、布依古歌、舞蹈等;生产“民族土布”,留住妇女心,贞丰县开展“锦绣计划”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农户进行织刺绣、蜡染、民族首饰等培训,对土布产业进行开发、设计,重点发展一批妇女手工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布依土布逐渐走向世界。布依“土布小镇”被省、州、县评为“锦绣计划巧手脱贫基地”、“巾帼示范基地”、“贞丰县妇女手工编织培训基地”等;开设沉香书画院,将外出务工的搬迁户子女集中起来进行书画、传统文化、作业练习等学习辅导,并经营沉香产品、书、画、奇石等产业,打造沉香文化产业创意园;抢抓贞丰作为“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糯食之乡”机遇,依托贞丰粽粑、糯米饭、花椒、下江黑猪等农特产品,打造“贞丰一品”县域品牌。“五心模式”散发出浓郁的文化韵味,以布依土布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加了民众收入,是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阿妹戚托”小镇位于晴隆县东观街道办,集中安置三宝彝族乡的群众,在规划建设中,晴隆县委县政府充分听取彝学会、苗学会的意见和建议,在建筑上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采用台阶式建筑布置和中式建筑风格,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族群,巧妙地将苗族和彝族的图腾“牛头”和“虎头”运用于建筑布图中。建少数民族祠堂,并在中小学校大力宣传彝族“阿妹戚托”舞蹈,将阿妹戚托舞蹈引入学校,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搬出建筑文化和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
义龙新区麻山社区由望谟县15个乡镇(以麻山镇为主)的贫困山区搬迁群众组成,是黔西南州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安置点之一。共安置1065户5763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1.34%,其中布依族359户1935人、占33.58%,苗族278户1527人、占26.29%。麻山社区原称马别社区,社区内的海孟坝广场、先锋路等,均是原居住地名称,目的是消除搬迁民众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减轻民众排斥心理;建成乡愁馆,将搬迁民众原生活实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簸箕、石磨、纺车、织布机、民族服饰等陈列其中,并按民族习俗特点进行布置和摆设,民众可以随时进入观看,在乡愁馆内还根据布依族、苗族喜欢饮酒的习俗放置有酒坛,内装土酒,供移民饮用;还组织社区有纺织技能的绣娘织布、做民族服饰及具有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各种饰品,如领带、手巾、围脖、背包等。麻山社区原大楼之间广场空地作为入住公司的经营场地,与移民喜欢群居交流的民族习俗相冲突,后经协调,广场留给搬迁民众公共集会使用,同时根据苗族喜欢斗鸟的习俗,社区在居民楼前还兴建了海孟坝广场,作为苗族民众的斗鸟场所。每到固定日期,民众都会带上自己的斗鸟,到小树林中集会,场景异常热闹,已蔚然成为社区一景。麻山社区治理措施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韵味,很大程度上移出了搬迁民众原汁原味的习俗生活,对增强民众归属感及在文化建设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普安县东城区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紧靠普安县万亩茶园,修建了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主题公园及主题酒店,茶源文化公园、古茶文化国际城、茶源谷景区,斗弹达吟广场和世界茶源谷广场等。普安县依托茶文化和布依族民族文化,以旅游为抓手,高起点、高规格规划建设布依茶源小镇,分三期建设,共安置移民13397人,占普安县移民安置总人数20947人(跨区域搬迁往兴义、义龙的除外)的64%。安置点建设较好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厚重内涵,在山峰高处东、西两侧分别对应地修建了“神农祠”和布依“福娘”纪念堂。“神农氏尝百草、以茶解毒”彰显了普安作为“古茶树之乡”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布依福娘妙手制茶”,体现出布依族茶文化的源远流长。2018年,先后在茶源小镇举办了“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和黔西南州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文化活动,在旅发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民族非遗歌舞展演。民族文化建设增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自信心、获得感和参与感,有力地解决了“快融入”、“能发展”的问题。
册亨县依托“中华布依族第一县”优势,全力打造布依“锦绣坊”等民族文化及产业建设模式,在高洛新区、纳福新区以及巧马、双江、冗渡、坡妹等集中安置点都设置了“锦绣坊”,民族文化建设贯穿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安龙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福小镇)、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影视小镇)、城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蘑菇小镇),均以县城为中心,以产业为依托,形成“一城三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规划格局。
二、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民族文化建设现状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南、北盘江、红水河是布依族的发源地,也有苗、彝、回族等少数民族世居于此。清朝及民国时期的民族压迫政策及历史上开发较晚,加上南北盘江的阻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等自然因素影响,使黔西南州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同时也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相对较好的保存。如布依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列入国家级和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布依族查白歌节、铜鼓十二调、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高台狮灯舞、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戏,布依铜鼓十二则、赶毛杉树、布依戏、布依族婚俗、布依族丧葬礼俗、布依族“六月六”、布依族十二部古歌、布依族转场舞、布依族“报笨”习俗、布依族铜鼓习俗、布依族摩经等。还有苗族的板凳舞、彝族的海马舞、阿妹戚托舞都精彩纷呈。世居民族的民间文艺、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术、医药和民俗等各个方面,在黔西南州都有大量的遗存,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404个整体搬迁自然村寨。搬迁规模大、贫困覆盖面广、自然村寨整寨搬迁为主、城镇化集中安置,还有部分跨县行政区域搬迁。作为贵州省极贫乡镇的册亨县百口乡,望谟县原麻山乡,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整乡搬迁。百口乡位于南北盘江交汇处,布依文化浓郁;原麻山乡位于望谟县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是贵州省著名的贫困两山(麻山、瑶山)山区代名词,主要居住人群是苗族、布依族;三宝彝族乡位于晴隆县,座落在群山之巅,只有一条外出通道,主要居住着彝族和苗族。原麻山乡群众主要搬迁到义龙新区麻山社区、三宝彝族乡群众迁到晴隆县东观办“阿妹戚托”小镇、百口乡群众主要入住册亨县纳福新区百口乡整乡搬迁新市民社区。要通过三年多时间,完成近34万人搬迁进城镇,不单纯是一个搬迁脱贫的问题,更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为一体的社会重建系统工程。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和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结合州情实际,出台新市民“1+13”政策体系,文化,在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为迁出文化,黔西南州在搬迁过程中专门对迁出地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技艺和艺术进行统计分类,纪录保存;同时结合安置点实际情况,在全州每个新居住区规划建设1个具有搬出地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用于记录搬出地民族风俗、集中收藏搬出地文化特色器物的乡愁艺术馆、宗祠、感恩堂等民族文化纪念馆;挖掘整理新居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大传承人培训力度,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支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新居住区搬迁群众自发组建民族文艺队伍,适当配备服装器材,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生活。
黔西南州各安置点结合地方实际,除办好重大节日文体文艺活动外,还积极组建了腰鼓队、广场舞队、山歌队等。如:兴仁县各安置点的文化活动主要有节日文体比赛、老年腰鼓队表演、广场舞队、山歌队表演、放电影等;贞丰县把善于吹、拉、弹、唱和能歌善舞的搬迁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搬迁群众文艺队,编导群众“喜闻乐见”“易学能唱”的八音坐唱、浪哨、布依古歌、舞蹈等。春节期间,贞丰县开展“春节七天乐”演出活动,搭建了搬迁群众交流学习、“切磋武艺”的文艺平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义龙新区在社区打造“乡愁馆”,并按搬迁群众的风俗习惯办起“大祠堂”,建起“海孟坝斗鸟广场”、“麻山风情街”“前锋路”等,满足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在传统节日、饮食、丧葬、宗教活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特定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当前搬迁、扶贫工作是压倒一切的刚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民族文化建设没有硬性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相对滞后,文化传承与保护时常被忽视、被挤压。搬迁过程中刚性的政策措施执行非常到位,而柔性的文化建设的措施不足。
(二)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在系统性、深刻性上存在不足,对民族文化精神核心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在政策制定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统筹安排指导意见,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也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执行其中某一方面,文化搬迁和建设中系统性、深刻性、建设性明显不足;同时未能将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搬入的居住地多民族共居,存活本民族独有文化特征的村落环境丢失,文化唯一性的保留与传承受到挑战。村落的文化人才搬入分散,尤其是召集人与以村落为单元的文化队伍失散,一旦彼此失落,便很难再聚集,偶或的一两次聚集,也很难形成凝聚力。
(四)失去了生活的原生状态,创作的元素受到限制。比如山歌的起兴是因物起义,见景想词,远离了生活的山水自然,这些创作的情景便没有了,创作的激情自然消失,具有原乡特征的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
四、建议与对策
(一)党委政府将文化搬迁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战略,提前安排布局。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场涅槃重生的考验和再生的过程,只有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循序渐进,才能使搬迁群众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找到精神家园,方能最终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实现新市民计划。
(二)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建房子,而是要搬出“精神”,对文化搬出进行整体统筹,把生活习俗、文化遗存完整地搬出来,让搬迁群众在新天地有精神寄托,有心灵归属,最终实现安居乐业和同步小康。在考察了易地扶贫搬迁中“乡音乡味无处不在”的“贞丰样本”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说:“连泥带水地搬出文化是科学整体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生动实践,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破解了物理性人口转移的难题”。
(三)充分利用黔西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安置地民族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和文化项目建设力度,让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中发挥作用。以创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为抓手,保护、弘扬易地扶贫搬迁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四)依托黔西南州作为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举办地的重要发展机遇,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使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入式发展,给搬迁地的民族文化建设注入长久生命力。
(五)拟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黔西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设成为培训基地,培养搬迁中的文艺新人,特别是带头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