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表现,优化数学学习

2018-02-26江苏如东县洋口小学2264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2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形教学模式

江苏如东县洋口小学(226400)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也是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最为本质的区别。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基于他们的表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促成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关注学生反馈,优化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关键在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能否给教师带来价值。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倾听学生的回答,观察回答问题的人数以及答题的准确率等方面,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紧扣目标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以及获得更丰富的反馈信息,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先让学生说明自己所认识的事物的面是由哪些部分构成;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不同的树叶,让学生对此进行初步判断,猜想“怎样比较两片树叶的面积大小”的问题。

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紧扣教学目标,也与学生的认知需求相适应。在实施教学计划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二、关注学生思维,引导数学探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往往更重视教学结果,忽视学生的自主思考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扼杀学生的思维。然而,素质教育的推广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形成及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之前,一位教师先为学生布置了“自制圆柱”的任务,并写下制作步骤以及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接着,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发现,比较普遍的圆柱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筒后固定好,然后在空白纸上画出两个圆当作圆柱的上、下底面,再将这两个底面剪下来和圆筒粘贴在一起即可。

教师问学生:“还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吗?”有位学生说:“这个方法既不准确,制作步骤也麻烦。”这一说法引起了我的关注,我立刻改变了课堂预设,并鼓励这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该学生认为:用纸卷成的圆筒是空心的,很容易变形,而且画出的圆也不标准,若想制作较完美的圆柱,可以先剪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计算出其周长后,以此为长边制作一个长方形,最后再将圆和长方形组合成圆柱。这一思维方法果然独特,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除此之外,有的学生选择用长方形的宽做圆柱的高,而有的学生则选择长方形的长做圆柱的高,按照不同方法制作出来的圆柱形状各异。

每个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思考方式及过程,鼓励学生展现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习惯。

三、关注非智力品质,培养学习情感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相关研究可知,学生的心理发展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感觉——思维——知觉——智慧;第二,感受——情绪——意志——性格。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是第二个过程比较注重情感发展过程,属于非智力活动的范畴。传统的教学过度关注第一个过程,而忽视了第二个过程,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感到痛苦,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状态。但在新课标理念下开展的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使其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学习成绩偏中下的学生,喜欢抄他人的作业。但他在一次单元测试中考了一百分,其他学生纷纷检举这是他作弊得来的。我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为了保护这位学生的自尊就没有戳破这件事。自此,他不但改掉了抄作业的坏毛病,而且学习进步也很大,很快就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师若过度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必然会忽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慢慢地,学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在课上,为了使学生跟得上教师提前预设的教学思路,很多教师大都选择学优生回答问题,而学困生基本没有回答的机会,即使有,若答错了,也只能得到教师的否定。久而久之,这部分学困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尊重和赏识,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他们是有思想的人,并非知识的容器。除此之外,还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及情感发展,如此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形教学模式
我爱长方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