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
2018-02-26刘小强彭颖晖
刘小强 彭颖晖
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
刘小强 彭颖晖
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的使命就是“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产品”。学科是大学基本的生产单位。一流学科建设不是“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也不是“学术GDP”导向的学科最终产品建设,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建设一流学科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需要关注学科生产的具体过程,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结构化、有合力的学科队伍、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和明确价值导向、有激情的学科文化。
一流学科;学科建设;学科生产 能力
当前,国家“双一流”建设已经落地实施,各省(区、市)类似的行动也在陆续展开,我国高等教育正掀起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在“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是基础。但是,学科建设的内涵是什么?一流学科建设到底是建什么?这是当前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前提问题。
一、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
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的使命就是“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产品”。任何一种社会组织的创立,均是因为其能生产满足社会特定需要的某种产品,也只有能满足社会需要,社会组织才能稳定存在而不被淘汰。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各种组织中,没有几种组织像大学这样能够历千年而不遭废弃,经历史变更而不被摧毁。大学之所以能绵延至今且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其生产的产品能一直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学在今天社会中越来越突出,就是因为其生产的人才、科研成果、服务等各种产品对于社会来说越来越重要。
学科是大学基本的生产单位。在大学里,无论其产出何种产品,或者说履行哪种职能,都要通过学科、在学科中完成,学科是大学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大学生产各种产品的“车间”。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高等教育‘生产车间’里聚集了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这一门门知识即为‘学科’,组织便围绕这些学科确立而来。”[1]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学科的产出水平决定了大学的产出水平,决定了大学满足社会需要、服务社会的水平,也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水平。所以,办好大学,在根本上就是要办好学科,建设一流大学首先就是要建好一流学科,通过建设一流学科来建设一流大学,这正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思路[2]。
学科水平在本质上是学科的生产能力。作为生产“车间”的学科,学科的水平表面上就是学科的“产出”水平,一般表现为学科产出产品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但是,学科产出产品是要消耗资源的,而且社会对学科产品的需要也不是短期的、权宜的,而是长期的、持续的,所以学科的产出水平又不能简单绝对地表征为某一个时间点上学科产出产品的绝对数量和质量,判断学科的产出水平需要将学科产出产品的数量、质量与学科消耗的资源、学科产出的持续性等统筹起来考虑。显然,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科的产出水平在根本上就是学科的生产能力,即学科在消耗一定资源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地产出又多又好产品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明确地将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置于高校的人才“生产”能力提升之上。同理,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就是更有效率、更持续地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学科建设的对象应该是学科的生产能力,学科建设就是生产能力的建设,建设一流学科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
二、一流学科建设不是学科生产投入要素和学科最终产品的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如果这个论断成立,那么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就可能存在两个非常突出的错误倾向:一是将一流学科建设看作是一流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即经费、高端人才队伍、设备、平台等资源)的建设;二是将学科建设看作是一流的学科最终产品的建设。
1.一流学科建设不是“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
学科的生产能力显然不是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水平。学科生产需要各种生产投入要素,学科生产投入要素是学科生产的前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科生产投入要素是学科生产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科最终产出的重要因素。但是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稳定的素质,学科生产能力是学科所具备的决定学科产出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各种稳定素质。学科生产能力并不是学科生产投入要素本身,学科生产投入要素并不能决定学科的最终产出,学科生产投入要素与学科的生产能力也不是线性的关系,对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并不能相应成比例地提高学科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当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继续对其进行建设对学科最终产出所带来的边际影响就越来越小。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经费投入不够,学科发展的硬件缺乏,招生规模和学者队伍规模相对较小,学科生产规模也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是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通过加大经费投入、购置升级高端设备、增加招生规模、吸引人才、扩大教学科研规模,能有效地提高学科的产出。但是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提高,随着各级政府对教育科研投入的加大,伴随着各种类型、层次的“工程”“计划”的实施,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办学条件和硬件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费不足、条件缺乏、规模有限等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了,而且随着财务纪律的严格和经费使用的规范,很多大学甚至还出现了学科建设经费“花不出去”的现象。今天,以一流学科为建设目标的学科,一般来说均具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较高的经费支持,也拥有较好的生源和较高水平的学者。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继续走过去学科建设的老路,将学科建设的注意力聚焦到学科生产各种投入要素的建设上,因为这种“粗放型”的生产要素建设最终所产生的边际影响越来越小,这在有关实证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3]。
2.一流学科建设不是“学术GDP”导向的学科最终产品建设
一流学科具有一流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应产出一流的学科产品,如培养一流的人才,发表一流的论文,获批一流的项目、奖励、专利等。所以,各个学科排行榜纷纷把一流的学科产品作为一流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正因为如此,为了建成一流学科,很多学科盯着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差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建什么,把一流学科建设等同于一流学科产品的建设。同时,因为人才培养的效果很难在短期内显现,所以一流学科的评价者和建设者均有意无意地将学科培养的一流人才这个产品“忽略”掉,从而最终将一流学科建设等同于论文、项目、奖励等科研产品的建设。一流学科的评价者和建设者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科研产品的指标上去了,学科水平就一定上去了。
学科生产能力与学科产品关系密切。撇开学科投入不说,学科生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科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反过来,学科产品则是学科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这一能力高低大小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但是,学科产品并不是学科生产能力本身,而是学科生产能力作用下的结果。如果提高学科的生产能力,那么学科就可以产出更多更好的学科产品,而如果仅仅围绕学科的产品、特别是只盯着科研产品进行建设,追求学科产出的“学术GDP”,学科的生产能力不但不一定能够提高,而且学科生产还可能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不顾成本的低效率学科生产。生产需要投入,产品需要成本,为了产品而产品,不顾学科生产的成本投入,可能会导致学科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学科生产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是目光短浅的学科生产。社会对学科产品的需求是不断的、持续的,学科的生产能力不仅是某个时间点产出产品的能力,更是持续产出高水平产品的能力。为了产品而产品,盯着产品做产品,可能忽视了学科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科在建设努力一旦消失就失去了持续产出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所以,虽然学科建设最终是为了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但是学科建设的对象只能是学科的生产能力。
三、建设一流学科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
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建设一流学科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无论把一流学科建设看成是一流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还是一流的学科产品的建设,都没有把学科建设看成是能力的建设,都没有以一种系统的思维来谋划学科建设,即使最后产出了一流的学科产品,也没有真正提升学科的生产能力。所以,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学科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头,而且还要聚焦学科生产的具体过程,打开生产过程的“黑箱”,围绕学科生产能力这个核心,以一种更加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点来思考学科建设,着力破解制约学科生产能力提升的障碍。
学科生产能力是由哪些因素来决定的呢?生产人才和学术成果是高度复杂的学术劳动,这显然不同于简单的生产劳动,除了需要一定的空间、图书、设备等“硬件”外,更重要的恐怕还需要软件资源上的保证。正如有学者所说:“当前中国的重点大学在‘硬件’上与发达国家已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其水平,但大学文化、管理理念、制度设计、责任感与热情等‘软实力’上若有差距,则无法一蹴而就。”[4]学科生产能力是学科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素质,是学科系统内各种要素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素质。在这里,笔者无法穷尽学科生产过程和学科生产能力的构成,只是着重谈谈影响学科生产过程、决定学科生产能力的三个重要的“软件”问题:即制度(体制机制)、人(学科队伍)和文化(环境氛围)。
1.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虽然高校是一个“松散联合”的组织,处于“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5],但是学科不应是松散联合的,也不能处于“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之中。科学研究追求的是学术自由,但是学科建设并不完全是“学术自由”的事情。一流学科建设要将科学发展方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发展目标、学科点具体情况和学者的学术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加强协调,将学科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学科生产能力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大提升。所以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科管理的创新,探索一套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来驱动和管理学科生产过程,激励和约束学科成员的行为。
学科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在大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近年来,关于后者的研究非常多,毋庸赘述。在这里,笔者针对当前学科建设普遍缺乏定力、合力和动力的问题,简单谈谈学科体制机制创新。首先是定力机制。学科发展是循序渐进、积累提升的,一流学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坚持、保持“定力”。但是现在很多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心猿意马”“东张西望”,建设重点摇摆不定,方向设置变化频繁,人才引进五花八门,学科研究随心所欲。所以,如何在体制机制上相对固化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累积性发展,是一流学科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其次是合力机制。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在纵向上要上下一致,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应相互呼应、支撑;在横向上要左右逢源,二级学科之间、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之间要保持协调,相互促进。但是当前很多学科缺乏足够“合力”,方向发散,力量分散,队伍涣散,各自为王,一盘散沙。所以,构建凝聚学科力量、促进学科聚集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是一流学科管理创新的当务之急。最后是动力机制。学科建设不是学科自发、无意识的成长,而是需要学科人员有目的、有意识的努力,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外力推动。但是很多学科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有带头人没有责任人,有目标没有指标,有要求没有考核,有考核没有奖惩,这样的学科建设松松垮垮,走走停停,缺少劲头,没有动力。所以,努力构建有激励、有约束的动力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总之,通过创新学科管理体制机制,改变学科摇摆、分散、拖拉的无组织状态,增强学科内部的定力、合力和动力,就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挖掘学科最大的潜力,实现学科生产能力最大可能的提升。
2.结构化、有合力的学科队伍
作为“生产者”的学科队伍是学科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极大地影响学科的最终产出。所以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很容易就把学科队伍作为一个投入要素来“粗放”地进行建设,不计成本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很多学科的队伍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端,但同时也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散。我们认为,学科队伍不仅仅是学科生产的投入要素,也是影响甚至制约学科生产能力的重要的过程性因素,学科队伍的结构化、合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要比学科队伍的规模和学术水平还要重要。
虽然一流学科往往表征为一流的学术水平,但是一流学科队伍的建设并不只是一流学者队伍的建设。因为学科生产的过程非常漫长、复杂,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抑或是社会服务,学科生产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是弥散且不固定的,生产过程涉及不同群体的生产者,如教师、研究员、实验员、辅导员、管理人员,等等,而每一个群体的成员又分为不同层级。显然,学科生产需要这些生产者的密切合作和相互配合。任何一个群体的缺位都可能导致生产的停滞,任何一个群体的“虚弱”都可能制约学科的产出结果。所以,学科的生产能力并不是一流学者的生产能力,而是不同生产者相互配合、合作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一流的学科队伍不只是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队伍,更是拥有一流学术合力的队伍。一流学科队伍的建设也不只是一流学者队伍的建设,而是作为一个结构化、有合力的学科队伍整体的建设。
所以,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我们不但要重视一流学者队伍的建设,更要从整体上加强规划,重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生产者队伍的建设,以保证实现不同生产者的最大合力。与此同时,因为学科生产仰赖于不同生产者的密切合作和默契配合,这就需要生产者拥有相同的理念、价值和认识,因此一流学科队伍要尽可能地保持稳定延续,其中一流学者不能过分依靠外来引进,而是要尽可能地着眼于学科自身的培养。
3.明确价值导向、有激情的学术文化
除了学科队伍和体制机制外,对学科生产能力最具影响的过程性要素恐怕要数看不见的学术文化了。相对于社会的其他组织机构而言,高等教育或大学是一种文化的存在[6],伯顿·克拉克高度重视文化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他把文化看作是“产生于或完整系统地存在于学术系统内的那些自我确定的观念和信念”[7],并认为这些信念广泛地统摄、规范大学运行的各个方面。正如贝里(Bailey)所言:“大学是由不同的部落组成的,不过这些部落是由‘部落文化’所操控的。”[8]实际上,学科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组织,共同的组织文化是维系学科存在的纽带,也是规范学科成员行为、凝聚学科力量、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还是一种较制度更为有力的力量。因此,一流学科建设要特别关注学科组织学术文化的培育,要基于学科目标凝练、塑造一种强烈学术导向的信念和价值观,形成一种有明确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的学术文化形态,让学生和学者在其中涵濡浸渍并认可接受这种文化,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和责任感,并最终按照学术文化的价值标准主动进行行动选择、判断和自我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学科的产出能力。
把学科建设的本质定位于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要求我们在学科建设中不要仅仅针对学科生产投入的要素来进行建设,过分强调建设经费、硬件条件、个别高层次人才,也不要简单直接地追逐学术产出,过分强调学术成果,从而忽略了学科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流学科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我们要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学科、来理解学科的生产,更加关注学科生产的具体过程,特别关注影响学科生产能力的体制机制、学科队伍结构和学术文化等深层次因素。
[1] 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王承绪, 徐辉, 郑健伟, 等,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2]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EB/OL]. http:// www.gov.cn/ 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3] 陈晓宇, 杨海燕. 新时期我国建设一流大学面临的转变[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1): 11-21.
[4] 朱冰莹, 董维春. “建成”抑或“生成”: 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逻辑与路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9): 14-19.
[5] 伯恩鲍姆. 大学运行模式[M]. 别敦荣, 主译.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34-39.
[6] 李振玉.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J]. 外国教育研究, 2003(6): 50.
[7] 克拉克.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 徐辉, 殷企平, 等, 译.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8] BECHER T. The significance of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4(2): 151.
(责任编辑 刘俊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项目“基于学科点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微观研究: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视角”(编号:17YJA880015)
10.16750/j.adge.2018.06.004
刘小强,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南昌330022;彭颖晖,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讲师,南昌3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