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018-02-26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初中英语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塔山中学 湖南衡阳 421500)

现如今,新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以创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不仅全国初中英语教学系统的升级运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就连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也在创新教学理念的推动下进行了深化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实践应用的不完善,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分层教学模式出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课下辅导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多方面的分层管理,提高教学成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理论依据进行了分点论述,并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理论依据

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摆脱了之前单方面教学实践带来的局限性,还在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之间为学生搭起了通向高效学习的课堂的桥梁。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离不开理论依据的支持:

1.因材施教的实践依据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依据。总的来说,因材施教理论的提出是以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作为依据,将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对每个个体进行独立的教育,将教学实践的效率最大化。此外,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教学层次区分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在这些基础上,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出发,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区分,就有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因材施教的理论是经过历史的锤炼,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价值而一直延续下来的,与我国的教育改革创新理念一拍即合。

2.自主协作的学习理论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提出了教师对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的重视。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基本的教学操作程序,便于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高效的学习。将自主协作的学习理论作为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的实践理论依据,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兴趣小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理论的建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还能加强群体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个体以及群体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种学习理论与我国的现阶段的教学理念相同,将学生作为整个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存在,一改以往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老旧模式。

3.激励教育实践理论

对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没有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式和学科的困难程度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了畏惧心理,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就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言,他们对于学习新事物的渴望要比其他阶段的学生来的更加强烈,激励教育的核心是指通过个人或是小组的成绩评比,充分发挥学生荣誉感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励教育的实践理论为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我国,英语的教学的实践问题则面临更大的难题。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从实际层面出发解决了这一问题。

1.学生的“因材”分层

在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是构成英语学习系统的关键,我们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安排,也就是“因材”区分。比如说,将学生划分为强化研究小组、能力提升小组和基础学习小组。强化研究小组主要是根据英语基础坚固,口语、以及阅读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力提升小组的学生主要包含了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基础学习小组的学生则是针对无英语基础、学习以及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划分。最后,再由强化研究小组的学生担任班级英语兴趣小组的组长,与其他两个小组的成员组成一个英语兴趣小组,由学生来辅导学生,不仅能够强化成绩优异学生的基础掌握,还能够有效带动其他两个小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积极性。

2.教学任务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小组划分,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差距,进行教学任务的分层。也就是说,三个小组的学生无论是英语学习能力还是适应能力与学习态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教学任务的制定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划分。强化研究小组的教学任务应当围绕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展开;能力提升小组的教学任务则应该根据教材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升;最后基础学习小组的教学任务就要将打牢英语基础作为主要任务,让学生对时态、句式有一定的掌握。

3.课后作业的分层

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能力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主要实践途径。举个例子,如果教师将强化研究小组的作业同样的布置给了基础学习小组的学生,学生无法完成作业,就会像想方设法地去网上找答案,或者是抄其他小组同学的作业,不仅不能实现课后作业的教学意义,还会将抄作业等恶习带入到学生的整个学习机制中,降低学生的科目学习效率。

结语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学生在整个的学习阶段中最强的时候,面对新的知识时他们都会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总体效率。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初中英语
有趣的分层现象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