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方法

2018-02-26

关键词:习作作文教学

(云南省保山市永昌小学 云南保山 6780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实践表明,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学生绞尽脑汁,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仍然起色不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体验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写作是为了表达与交流

在教学写作文之初,尽量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入手。以往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认识,第一次作文,我让学生回忆上星期自己用了多少零花钱,学生大部分都记得不清楚。于是我让他们从这个星期开始,写一句话日记,记的是今天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第二周星期一,我再问同样的问题。学生拿出自己的日记,说得清清楚楚,个个乐呵呵的。于是趁此机会,我告诉学生,写作能记录自己的生活,除了能记下自己买了什么,还可以记下自己做了什么等等。

在教学中,把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只要有机会,如“六一”等重大节日或某天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就让学生写下来。可以是记事,也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从此,学生渐渐爱上了习作。

二、关注社会和他人,学会观察周围景物和自然现象

让学生懂得习作就是说真话、表真情,进而形成看问题有独特的视角。优秀作文的闪光之处,往往在于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即看问题有独特的视角。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即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要使他们有独特的见解,就要解放学生,让他们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出来,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留给他们足够的能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时间。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或发生在身边的大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体验,从而写自己想说的话。只要他们能真实的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即使语言不够准确、生动。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尽量降低习作门槛,不过多的束缚学生写作的欲望,采用多种方式释放学生习作的热情。曾经有许多学生都出现过这样的写法,学生们都生活在我们这个地方(云南省昌宁县)可是,写起春天的作文时,总是这样写:“冰雪融化了,小燕子飞回来了……”。很显然,学生并没有下去观察,我们这儿一年四季如春,哪儿来的冰雪?他们只是从书本中读到这些句子,就毫不犹豫的写下来了。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和他人,学会观察周围景物和自然现象。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内容只要真实,就应该给予肯定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可鼓励他们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富有个性、富有真情的习作。引导学生,若有某天看到的不平常事件或突发奇想都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若有要写相关作文时,可以翻出来看看作为参考。这样可以避免习作时无从下手。

三、在活动中体验,积累习作素材

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方法入手。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家乡的风景名胜等。

2.找一些革命前辈、英雄事迹的视频或影片给学生看,触动学生的心灵。

3.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校内的环卫保洁等事务,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演讲比赛,访问社区,玩游戏,讲故事,文艺表演等。

5.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风俗人情。如过年、中秋、清明等。

6.通过观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四、广泛阅读,拓宽视野,积累习作素材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是拓宽写作视野,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平时语文课本中学习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在课外书或电视媒体上看到自己喜欢的语句也记录在其中。并经常拿出来读,使其变成自己的语言。

2.要能运用好词佳句,课本中积累远远不够,只有广泛的进行课外阅读,学生见多识广,习作时才会得心应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分享好书”的兴趣组。兴趣组的口号是“有书一起读,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倡导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拿到班上来,并让小组长登记谁的书被分享的次数多。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至少高效地阅读几篇文章,边读边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抄在读书笔记上。若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是非常宝贵的。因为那是自己的、是新的,所以一定要珍视,要及时写下来。除了自己读,我还适时地利用班会等课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交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又丰富了习作思维。

3.熟读或背诵。我们所学的课文,每一篇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的品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领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最终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其中的精彩部分并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对于文中的词语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诗文,我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写作储备和财富。

总之,学生只有明白了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要让他们关注社会和他人,学会观察周围景物和自然现象,让他们知道习作就是在懂得说真话、表真情,进而形成看问题有独特的视角。学会自觉的广泛阅读,拓宽视野,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这样学生们才会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爱上写作,从而自然而然的提高其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习作展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