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阅读,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2018-02-26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226300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2263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阅读已逐渐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在许多数学课堂中经常看到学生阅读数学内容的场面;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是把数学内容当作语言文字读了一遍,并不了解数学阅读的特殊性,阅读完后并没能对数学内容呈现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其实,数学阅读是以语言文字作为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外壳,数学思想与方法蕴含在数学语言之中,只有对语言文字做数学意义上的阅读,才能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解,这对数学的深度学习相当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并及时优化数学阅读策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通读,体会问题内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学习材料,创设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通读,并回顾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学生找准深度学习的切入点。
例如,在“解决行程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沿学校400米环形跑道匀速跑步。如果甲的速度是220米/分,乙的速度是180米/分。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学生通读题目后明白:环形跑道是一条弯曲的封闭路线,甲第一次追上乙就需要多跑一圈,环形跑道一周的长度就是甲追击的路程,它的路程差是一个隐含的已知条件,与追上的次数有关。学生要弄清问题依赖于原有认知结构中追及问题的相关知识储备,学生对原有追及问题的结构比较了解,可以把这道题目转化成在一条直线上追及的问题,如“甲、乙两人相距400米,他们同时同向出发,如果甲的速度是220米/分,乙的速度是180米/分。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因此,在呈现变式题型时,学生通过数学阅读正确掌握题意,顺利列出了算式:400÷(220-180)=10(分)。教师只有让学生弄清问题,体会到问题的相似情境,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通读,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情境的来源,有利于学生顺利将新知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二、精读,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并灵活运用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学生之所以认为解决实际问题难,并不是不会计算,只是解题思路不清晰,搞不清数量关系,为求结果而计算,得出的答案自己都说不出依据、讲不出道理。这种问题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精细阅读,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题目,感觉难了,就不再进一步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数学阅读,在阅读后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分析题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需要的条件,反复进行分析讨论,弄清解题思路,厘清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题目“学校体育室一共有186根跳绳。四年级5个班,每班借了18根。剩下的借给五年级的4个班,平均每班借多少根?”我在指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本题要求“平均每班借多少根?”应知道什么?②剩下的绳子数量已知吗?怎样求?③求借出的绳子数量怎样求?让学生边讨论分析,边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式:①五年级平均每班借的绳子=( )÷4,②剩下的绳子=186-( )×( )。学生在完成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精读,让学生在精读中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式,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读,探究多种解题途径
伯利亚曾经指出:“掌握问题就是善于解题。”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只完成了一道题,但实际又解了好几道题,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做题的方法,克服“题海战术”的缺点。探求一题多解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寻求最佳解题途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进行研读,探究多种解题方法与途径,并对解题方法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段公路长300千米,一辆汽车3个小时行了全程的3/5,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要几小时?”大部分学生读完题后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出答案:300÷(300×3/5÷3)=5(天)。当学生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喜悦时,我继续发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顷刻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进一步阅读题目,通过绘制线段图,发现了具体长度“300千米”可以用单位“1”表示,从“3个小时行了单位‘1’的3/5”很快就理解了数量关系,写出了两种简便的方法:(1)1÷(3/5÷3)=5(天);(2)3÷3/5=5(天)。这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已完全被打开。有一个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3÷3×5=5(天)”这一方法,他认为3小时行了全程的3份,每一份用1小时,全程一共5份,所以行完全程需要5小时。这个结果既合理、灵活,又体现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对不同的解题过程和解题结果进行反思,然后让学生讲述各自的解题思路及算理,沟通各解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掌握各种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
四、复读,构建有效数学模型
重复阅读题目是理解题意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解题意、把握解题关键的目的。学生每解完一道题,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交流、分享解题经验,督促学生反思。反思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学生可抽丝剥茧,弄清楚题目本质,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后,我给学生出一道题“一袋饼干重2千克,把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袋饼干的几分之几?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分之几千克?”,待学生解答完题目后,再让学生重复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学生发现第一个问题没有单位名称,是把“2千克”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其中的1/4,它所求得的结果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有单位名称,是把“2千克”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其中的1/2千克,它所求得的结果是一个具体的量。这样引导学生复读,使学生构建了有效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反复阅读,使学生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清晰,逐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数学阅读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阅读的魅力,从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从而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