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8-02-26江苏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224521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母小数分数

江苏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22452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与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较以往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为: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口气提出十几个问题,或者在一节课中提出上百个问题。其实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毫无意义可言,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提不起回答问题的兴趣,课堂教学收效甚微。我认为,在课堂提问方面,只有适度才是最好的,把准好课堂提问的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质量。

一、掌握难度

教师提的问题能否真正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取决于问题的难度。问题过难,学生自然退避三舍,不愿主动思考,坐等其他同学或者教师的讲解。问题过易,又会使部分学生缺乏回答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有位教师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先让学生把“3/10,3/100,51/1000”化成小数,学生很快得出了“0.3,0.03.0.051”。教师紧接着让学生把“3/25”这个分数化成小数。此时难度上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启发学生“你们能够把分母为100或1000的分数都化成小数,就不能把分母是25的分数化成小数吗?”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并且帮助学生找到了这个问题与分母是100或1000的分数之间的联系点,于是,学生把 3/25 先化成 12/100,得出“0.12”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提问难易适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接受认知事物时,思维一般要经过“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就要善于从“最近发展区”入手,巧妙设问,从而变未知为已知,达到帮助学生轻松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控制频度

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频率与“火候”,提问时机不宜过早或过晚,还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适当追问,避免动不动就提问,让学生产生提问疲劳的现象。

例如,黄爱华老师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提问频度方面控制得就很好。他先是采用“以问导问”的形式提问:“这节课,大家想知道哪些知识?”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调动了起来。有学生说:“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也有学生说:“我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区别是什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黄老师经过简单的梳理,将学生引入到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中,这就是课堂提问的魅力所在。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黄老师在教学时并没有采取“满堂问”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以一句“大家想了解哪些知识?”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之中。这样一来,由于这些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加积极踊跃。这样的提问不仅有效控制了课堂提问的频度,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达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宽度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好奇心或者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探索性的、可以激发学生挑战欲望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括号”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意义与价值呢?我并没有像平常一样先板书中括号,再让学生学习,而是一上课就直接在黑板上写下了“18 23 6=18”。正当学生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又趁机说到“添上合适的符号使这个等号成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挑战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他们运用自己学过的符号很快就能把等式连接了起来,正当学生沉浸在已有的学习成果时,我又把18这个数字改为了81,让学生再次思考。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一种解题思路上,而是把思维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改变算式运算顺序”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深刻了解了符号产生的过程,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考回答和回答问题的兴趣,进而让学生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分母小数分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分数的由来
小数的认识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可怕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