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困境及提升
——华南农业大学与霍恩海姆大学的对比

2018-02-26贺子珊黄大乾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霍恩海姆华南农业大学

贺子珊 黄大乾

(1.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510642 2.广东白云学院校长 51045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作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部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高等农林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提供优秀人才、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科研水平、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换等任务。然而,在近些年的办学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却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经费短缺、毕业生就业难、生源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1]如何破解困境却是当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所面临的难题?

霍恩海姆大学是欧洲著名的农学学府,也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公办高等院校,农业科学在全德闻名,甚至在全世界农林类院校中都享有盛誉。我国现有本科农林类院校41所,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我国重点农林院校在所有农林类院校中排名前列。本文将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与德国高等农林院校形成对比,借鉴德国一流农科院校的发展历程,从中找出对我国农林院校发展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与启发。

一、院系及专业设置

霍恩海姆大学共设有三个学院,分别为农业科学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经济与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数共计有40个,其中本科专业有12个,硕士专业有25个,博士专业有3个。

华南农业大学共设有21个学院,专业数共计110多个。学校有11个1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相较之下,霍恩海姆大学的专业设置集中性和交叉性极强,优势学科较为突出。由最初的农业科学的研究扩展研究到生物学,相关自然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广,促成了自然科学学院的成立。随后,商业、经济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也是由农学院的应用商业和经济科学发展而来的,专业学科发展较为集中,专业的设置依据学科发展需求设立。霍恩海姆大学率先在欧洲开设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硕士专业,培养拥有产业链整体观、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有机农业人才,不仅巩固了学校农业科学全国第一的地位,而且促进了学校农业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发展。[2]而华南农业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驱动下,大学扩张并没有很紧密的结合起学校发展的定位,新增设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不符合农业产业的实际需求,专业设置集中度相对较弱,优势和特色发展受到影响。

二、师资状况

截止2017年1月,霍恩海姆大学共有员工总人数2066人,科研人员总数948,占比45.9%,其中教授共有121名。非科研人员总数为1118名,占比54.1%。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教学质量报告,学校专任教师共计2269人,行政人员474,教辅人员293,工勤人员102,外聘教师98。具有高级职称123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49人。

从教师整体数量上来看,华南农业大学教师数量要明显高于霍恩海姆大学。然而,生师比约为10:1(粗略估算),华南农业大学生师比20:1(粗略估算)。霍恩海姆大学的非科研人员总数占比54.1%,明显高于华南农业大学。

三、财政支持

据霍恩海姆大学官网数据资料,2016年度霍恩海姆大学共计收到财政资金152.7百万欧元(约为人民币12.02亿元),生均约为12万。其中来自州政府的资金109.2百万欧元(约为人民币8.59亿元),占比72%;来自第三方资金29.5百万欧元(约为人民币2.32亿元),占比19%;其他资金来源总计12.3百万欧元(约为人民币0.97亿),占比8%;以及来自州政府的补充资金1.7百万欧元(约为人民币0.13亿),占比1%。可见,霍恩海姆大学的资金最主要来源于政府,总共占比73%,且经费投入相对较为充足,同时第三方资金的来源多样化。

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共计收到财政拨款约13亿元,生均约2.93万。与霍恩海姆大学生均12万相比,霍恩海姆大学的生均经费约为华南农业大学的4倍。多年来,与规模和办学层次相当的其他类高校比较,我国政府对农业院校的财政投入一直偏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行业大背景的转变,农产业附加值变低,社会企业相对资助农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导致了农业院校的社会支持欠缺。与此同时,社会对农业院校存在着某种观念上的偏见,相对于其他高校,农林院校只占有相当少的一部分社会资源。第三方资金的来源相对较为单一,且支持力度不够。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霍恩海姆大学官网数据显示,2012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平均时长约为三个月,毕业一年后95%以上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岗位。对比2011年数据,毕业生平均起薪增长了8%,而同期德国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只增长了7.7%。硕士毕业生起薪最高,相比2011年增长了9.8%,达到3.66万欧元(约为人民币28.8万元)。本科毕业生增长最快,增长了15.4%,达到3.27万欧元(约为人民币25.7万元)。同期,2012年德国全职工作人员的年度平均收入约为4.1万欧元。校友的薪酬发展很快,平均而言,三年后毕业生赚取大约4.75万欧元(约为人民币37.4万元),同期2015年德国全职工作人员的年度平均收入约为4.3万欧元。五年后约为6.93万欧元(约为人民币54.5万元),同期2017年德国全职工作人员的年度平均收入约为4.97万欧元。在对霍恩海姆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中,只有十分之一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1.7%非常不满意。

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度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2.43%,毕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6.10%。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89.76%。根据2016年的麦克思报告,华南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4785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5482.33元,比较发现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略低于城镇就业平均工资水平。

虽然同华南农业大学一样,霍恩海姆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要相对低于所在区域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在薪资的提升空间上非常大,霍恩海姆大学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的工资水平就已经超出了同期德国全职工作人员的年度平均收入水平。并且在工作的第五年,霍恩海姆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已经超出同期德国全职工作人员的年度平均收入水平的40%左右。

在华南农业大学与霍恩海姆大学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我国高等农林类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高等农林院校自扩招以来,新建了很多专业,但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相对较为分散,集中度还不够。很多专业的设置仅仅是为了招生而设置,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学科生态以及学校发展定位需求。生师比还有待优化,政府对农林院校的财政支撑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农林类院校还应该积极寻求第三方的财政支持。在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方面,农林类院校应该注重学生就业质量的长期提升。

据此,对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提出如下几点启示:

(1)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合理规划,找准定位目标。“林农在任何时候都与农民保持一致的”是霍恩海姆一直保持的精神,注重科研与实际产业需求结合,同时也注重前沿科学研究。与此同时,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也起着指向性的作用,如霍恩海姆大学“2012扩张计划”等关键性规划制定,使得学校得到跨越式发展,规模得到扩张的同时保持着学校自有特色。

(2)优势专业相对较为集中,拥有较为完整的学科生态圈。各学院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霍恩海姆大学自然科学学院及商业,经济和社会科学学院都是依据最初农学院科学研究及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起来的。优势学科突出,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对较弱学科发展。高等农林院校在发展中并不是追求全科性综合性大学,而是应该立足于学校学科体系的扩展、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整体水平的综合实力的提升。[3]

(3)优化生师比,同时要配备足够的非教学和科研人员来辅助处理各类事务,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司其职,教学和科研人员有相对充足和更加专注的精力来处理教学和科研事务,而非教学和科研人员则辅助处理行政事务等。但也并不是行政人员越多越好,行政人员过剩会造成高校内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同时还会给高校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这就要求各高校要把握好度,让高校的整个教学及管理系统能够优质运转。

(4)提升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注意丰富财政来源。政府作为农业大学财政支持的主要来源,要尽可能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但政府并非是财政支持的唯一来源,学校应通过提升学校声誉,建立学校品牌等手段来吸引第三方资金的投入,丰富学校财政来源,作为保障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霍恩海姆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作品精选
看不见的收获
华南农业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看不见的收获
看不见的收获
看不见的收获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海姆立克急救法”发明者病逝
“急救之父”海姆立克辞世,世上救人最多的医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