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8-02-26綦文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升学率文稿信息技术

綦文鹏

(吉林省抚松县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抚松 134500)

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传统的初中教育仅仅保证学生的升学率,遏制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导致学生成为了只会读书的读书机器。因此,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应试教育存在的危害,保证学生的升学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爱学习的学者。[1]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单一

初中时期的教学任务繁重,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学生踏上初三的学习道路之后,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扩大本校的招生影响力,停止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给予学生充足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并且,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课程作业后,就结束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仅仅只能运用计算计打游戏、观看视频、查阅信息,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作用。[2]

2.学习资源有限,遏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学生使用的计算机版本较低,学习的计算机知识有限,遏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损坏计算机系统,限制了学生对大部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导致学生丧失了探索计算机奥秘的兴趣,产生厌恶、抵触的情绪。另外,学校为学生安排学习信息技术的工具只是一台电脑,向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系统,忽视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给予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有限,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还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展。

3.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对信息技术教学不重视

大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导致学生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造成学生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热情,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且,虽然大部分教师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仅仅只是浅显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设计课前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设计课前导入不仅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导入内容,引领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中的奥秘。例如,讲解《编排文稿》这一章时,教师采取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编排文稿的步骤,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学生感受编排文稿的趣味性,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份文稿的简略编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编排文稿的能力,最后,进一步修饰文稿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融入到文稿中,完成属于自己的编排制作,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2.教师从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力军,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独立探索和创造的权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学习的意识。如,讲解《搜集多媒体素材》这一章时,教师只需要创设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自由搜集符合主题内容的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从旁引导,而不能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不劳而获,遏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的素材,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欲,增强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有助于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

3.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答疑的能力

问题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答疑的能力。例如,教学《建立统计图表》这一章时,教师先询问学生统计图形的种类有什么?学生回答有柱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之后教师再次问学生,不同的统计图形分别有什么作用?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其中一位学生举手回答道,柱形图侧重个体的描述,能准确的知道每个项目的大小,折线图侧重描述某一个事物总体的趋势,却不能准确的表现出具体的X轴点对应的Y值,饼状图侧重描述在整个系统中,每个个体所占有的权重。通过学生的讲解,全体学生都掌握了不同的统计图表的特点,进而提高了学生对图表的运用能力。

4.增加师生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既需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友好师生、和谐生生关系的创建,营造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氛围,舒缓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自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且,通过创设友好共处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的升学率,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意识,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4]

综上所述,学校需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增强对基础课程的重视,增加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教师也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改变散漫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当作首要的教学任务。另外,完善落后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猜你喜欢

升学率文稿信息技术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