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管理策略研究

2018-02-26卢玉玮杨志勇

关键词:奖惩课堂纪律课堂

卢玉玮 杨志勇

(1.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 山东泰安 271034;2.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 山东泰安 271034)

一、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与原因

1.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学生在上课期间的问题行为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胆怯、上课不专注、扰乱课堂纪律。胆怯行为一般体现在不与其他同学讨论、不敢回答问题、害怕教师批评。他们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很少说话,也不敢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去,只待在自己的座位旁边,使自己处在一个熟悉安全的环境中。上课不专注则是表现为,学生在上课期间注意力只能集中很短的时间,容易想其他事物。例如在阅读课文时,很难思想集中,教室外面只稍有声音,注意力就会分散,表现为讲不出课文的内容,也不知道课文所阐述的重点。扰乱课堂纪律则表现在学生上课期间随意说话、争吵起哄。例如有的学生总是和周围的学生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还有一些学生经常大声喧哗;尤其是在自由朗读的时候,这些学生会用怪异的声音读课文;教师在黑板上手写内容时,这部分学生会通过挪凳子等方式故意制造刺耳的声音。这些问题行为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否则不但会影响正常教学活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必须杜绝这样的情况出现,否则孩子一旦养成习惯,极其难改,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2.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1)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其一,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情况不同。在青少年期间,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的成长,但是成长有所差异。例如,调查发现,男生的问题行为远比女生多,而且男生的问题行为多为上课不专注或者扰乱课堂纪律,而女生的问题行为则更多为胆怯行为。学生性格的不同和身体发育的差别都是造成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二,渴望被关注。有部分学生的问题行为更多的是想被他人关注,例如,部分成绩差的学生知道无法在学习成绩上被他人赞许,就通过干扰课堂纪律以达到被他人关注的目的。其三,对学习有抵触心理。有部分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或者不理解的实验,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有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成绩优异,会产生嫉妒心理。还有的学生被教师批评之后,会不愿再听讲,做出一些问题行为来干扰课堂秩序。

(2)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观念守旧。有些教师没有正确对待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往往通过打压、不理睬的方式来对待。其二,教学热情不足。有些教师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优异的或者爱捣乱的学生,从而导致这些学生不愿参与正常讨论,也不愿同他人交流。有些教师在第一次接触成绩差的学生时,往往很积极热情,但是一段时间后,当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提高时,就失去了耐心。有些教师对学生犯的小错误,不能容忍,常常指责呵斥。其三,教学方式不当。有些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认真准备,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缺乏创新,并且把握不好整体节奏,在简单的内容上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面上没有深入讲解,从而导致学生上课不专注。

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生在上课期间所发生的问题行为,不能只靠教师的控制和管理来解决。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管理的能力,但是这往往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见效,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自我控制管理方法和方式。在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时,应当熟悉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恰当的计划,依照这个计划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管理能力。熟悉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能正常教学的前提,也是预防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方法。只有通过熟悉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了解哪些学生是渴望被关注的,哪些学生是希望被鼓励的。教师通过熟悉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2.构建完善的课堂规范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的纪律是决定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规范的课堂能给正常教学提供一个有良好氛围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每个班级都应该制定恰当的课堂规范,但是不能通过强硬的手段来使学生遵守,应当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遵守。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可塑阶段,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实践中,从而达到减少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的目的。

3.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必须合理安排讲解内容和讲解节奏,同时也要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从容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准备丰富多彩的知识延伸,吸引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从而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例如,如果在40分钟的上课期间,教师只照本宣科,没有轻重缓急的语调和丰富的知识延伸,那么学生很容易思想不集中,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并且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愿意向教师透露自己遇到的问题,当认识到学生存在的问题时,解决这些问题,能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4.完善奖惩机制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了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方法,奖励有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惩罚则为批评或者处分,奖惩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的认可或反对的一种直接表达。奖惩在很多时候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实施,则会引发师生矛盾,甚至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同时学生问题行为发生是多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行为时,应该首先分析发生问题行为的原因,采用积极的方法,从源头解决问题行为,同时奖惩必须公平和适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

猜你喜欢

奖惩课堂纪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