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民俗数学”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2018-02-26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226100曹晓丹
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226100) 曹晓丹
“民俗数学”是一种广泛存在但不同于学校数学的一种数学知识形态,内涵极其丰富,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普通老百姓在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数学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相对专业的数学知识。“亲近民俗数学”班本课程通过对民俗数学的挖掘、整理,利用它的传承性、思想性、实用性、简洁性、趣味性等对儿童数学学习的影响,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亲近民俗数学”班本课程实践研究内容
1.课本内容与民俗数学内容相结合
(1)巧用民俗数学,突破知识难点
教学中,教师可充分挖掘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民俗数学知识,将其与教材知识有机融合,从而有效突破知识难点。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熟记大小月是一个难点。民间常用拳头记忆法,但如果任意说一个月份,学生都要从“一月大、二月平……”一一地数,效率不高。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民间还有一些巧记大小月的口诀,如“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唯有二月最特别。”朗朗上口的口诀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2)借助民俗数学,增强操作技巧
民俗课前数学中有许多简单的、易于操作的技能和技巧,教师课前若能结合教材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在课堂上就能信手拈来,进而增强学生的操作技巧。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安排学生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进行剪纸创造。在民间有一种习俗,家中有喜事时都会剪“囍”字贴在门窗上。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字特点,待学生指出这个字左右对称,是个轴对称图形后再引导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照一定的方法剪出“囍”字。如此操作,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融合民俗数学,拓宽知识广度
个体数学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数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丰富的现实世界中,学生会形成自己固有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和“学校数学”不一样的“日常数学”或“街头数学”,是学生学习学校数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数学知识或经验,向学生介绍源于民间的数学学习方法,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时,可引入著名的数学诗《沽酒探亲朋》:“李白沽酒探亲朋,路途遥远有四程……”富有历史文化厚度的内容使枯燥乏味的解题过程变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义;知识点的讲授和文化的传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厚重和魅力,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2.课外小课题研究与课内研究相结合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和数学知识储备都比较少,因此他们只适合研究难度比较小又富有趣味性的课题。为此,我们可以民俗数学为题材开展课外小课题研究。
如在三年级学习了吨和千米后,学生对于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在史书中,常有“吕布身高七尺”“樊哙一口喝下一斗酒”等这样的记载,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七尺”“一斗”相当于现在计量单位的多少呢?对此,可以“古代计量单位知多少”为小课题,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研究。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我们把研究的结果进行展示。不同的研究小组、不同的研究方式,研究的成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展示中有质疑、有建议、有辩论,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辨析能力也因此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亲近民俗数学”班本课程实践研究价值及反思
进行“亲近民俗数学”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可以让学生领略民俗数学丰厚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数学教育资源,可使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亲近民俗数学、喜爱民俗数学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在“亲近民俗数学”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兴趣、特长是研究的坚实基础。班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拓宽教师的创造空间,使其在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衍生出更新、更深层的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探究的问题。这样一种循环提升的研究,可从各个角度和层面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