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言的教学策略
2018-02-26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225300
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225300)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难以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寓言的特点,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寓言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各种适合学生阅读文本,如童话、童诗和寓言等。寓言是用简短的故事来阐述深刻寓意的一种文体。它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寓言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寓言的特点是什么呢?首先,寓言是理性的诗歌,是比喻的最高境界。寓言最基本的要素是故事性。只有包裹着故事的外衣,才能彻底将寓言与诗歌、格言区分开来。因此,角色与情节是寓言故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叶公好龙》《北风和太阳》《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其次,寓言具有一定的寓意。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寓意性。这也是寓言区别于诗歌、童话、戏剧的重要部分。最后,寓言的结构简单、篇幅短小。寓言故事通常不会有太长的篇幅,其语言精练且富有哲理。这是寓言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寓言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寓言教学对这一特点的体现更为明显。精彩的故事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深刻的寓意能启迪学生心灵,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对寓言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呢?
(一)引导通读,了解大意
寓言大都语言生动、结构简单、篇幅短小。通读之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大概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很难抓住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填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大意。例如,教学《北风与太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读寓言,然后给学生讲解寓言的大概意思,选择其中比较常见的句式,引导学生填空,从而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的内容。
(二)着眼阅读,领悟寓意
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小,想要让他们快速领悟寓言的寓意,确实难度比较大。即使死记硬背,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寓言寓意时,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抓住中文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要想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就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入情入境。例如,《陶罐与铁罐》一文,通过陶罐与铁罐之间的对话,充分表现出陶罐与铁罐不同的性格。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陶罐与铁罐对话中的关键字词,如“骄傲”“谦虚”等,进行讨论分析,理解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除了语言,学生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等多方面更加透彻地了解人物。同时,还可对人物进行评价,初步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教学《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丢羊人的性格可以通过他说的话领悟出来;同时,通过故事情节,学生能判断出邻居当时的劝告是正确的。
(三)升华主题,总结寓意
寓言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在寓言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故事情节的教学,更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总结、理解寓意。归纳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尽可能根据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确保他们在听懂的同时,能够有所收获。因此,在归纳寓意时,语言应该尽可能浅显易懂,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寓意归纳为“事物在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样的语言,浅显易懂,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总之,对寓言的教学,教师要抓住寓言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理解寓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初步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