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对话 尽享灵动

2018-02-26江苏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214131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8期
关键词:大黑蔺相如彭德怀

江苏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21413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是生本、师生、生生之间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和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一种方式。一些教师误以为,师生之间你来我往的泛泛而谈就是对话,浮于表面的粗浅沟通就是交流。于是,课堂上你来我往,热闹非凡。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认识水平却未见有任何长进。那如何优化对话教学,提高课堂对话实效呢?

一、咬文嚼字——让对话在涵泳中飞扬神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往往都文质兼美。课文中那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思维价值的文字,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要抓住这些精妙传神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揣摩、体会,与文本进行独立、充分、深入的对话,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灵动与神韵,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感悟向纵深推进。

例如,苏教版教材的《负荆请罪》一文,在第一幕中,相比韩勃的提示语,蔺相如的提示语只有两处:一处是“笑笑”,另一处是“依然笑笑”。如果不深入文本熟读精思,潜心体会,学生就很难关注蔺相如“笑笑”“依然笑笑”的深刻内涵。事实上,蔺相如的这一笑,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温文尔雅、宽容大度,蔺相如的胸襟、气度、眼界、智慧,在这一笑中得到极好的体现。上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蔺相如“笑”的魅力的。

师:孩子们,老师仔细读了课文,发现第一幕写蔺相如的话共有五处,但只有两处有提示语:一处是“笑笑”,另一处是“依然笑笑”。请你联系课文想一想:蔺相如当时在笑谁?从蔺相如的“笑”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蔺相如在笑韩勃,笑他头脑简单,意气用事,沉不住气。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生1:这是一种自信的笑。

生2:我觉得蔺相如也是在笑廉颇,笑他心胸狭窄,不识大体。

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笑?

生1:这是宽容的笑,大度的笑。

生2:这两处笑,体现了蔺相如胸怀的坦荡,胸襟的宽广。他深知忍一时才能风平浪静,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师:谁抓住这两处笑来演一演蔺相如?(学生背着手,边踱步边表演)

……

师:同学们,蔺相如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气度,笑出了他的远见,笑出了他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这一笑,真是含义丰富,可谓妙笔传神。

案例中,教师抓住课文中蔺相如的两处“笑笑”展开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演绎更为生动传神、丰满可感,从而创造出新的意境,获得更加丰富而深切的体验。

无独有偶,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我同样抓住课文中描写霍金的三处笑来感受他的性格特点。课文这样写他的笑。

1.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样子。

2.如果有学生对他的理论提出质疑,他立即会给一个咧嘴笑容。

3.(面对女记者唐突、尖锐的问题)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

教学时,从这三处“笑”入手,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层层推进,使学生体会命运对霍金的残酷,体会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二、质疑论辩——让对话在碰撞中绽放火花

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倡导开放学生的学习心态,彰显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始于有效质疑。现代阅读理论认为,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阅读空间,放手让他们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这样的学习形式更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有这样一段话: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对话。

师:同学们细细读读这几句话,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默读思考,随即就有人举手)

生: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比亲兄弟还亲,他是迫不得已才要杀大黑骡子的。所以,此刻,他的心里一定是翻江倒海,特别难受。可课文中为什么说他“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呢?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其他同学要发表看法吗?

生1:我有不同的看法!彭德怀的确深爱着他的大黑骡子,从“深情地望着”可以看出。但此刻,他已经做出了决定,所以他反而表现得很平静。

生2:不对!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情同手足。现在,大黑骡子马上要牺牲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彭德怀怎么可能平静得了呢?(教室里沉默了)

师:想一想,如果彭德怀表现得很不平静,结果会怎样?

生1:他再也下不了决心杀大黑骡子了,因为警卫员本来就求他不要杀。

生2:我明白了,他是表面上装着平静,其实内心在翻江倒海。“平静”这两个字更体现了彭德怀当机立断、令出如山的大将风范!

师:是啊,内心再痛也表现得平静从容。这就是一个大将的胸怀!

真正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真诚认真的思考、深入细致的探究后的交流与沟通。它允许沉默、冷场,那是学生在进行紧张的思索;它欢迎争鸣、分歧,那是思维的火花在悄悄地绽放。在此案例中,学生紧扣“平静”一词,展开讨论、分析,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引起了情感的共鸣,实现了教学由浅显向纵深的层层推进。

三、披文入情——让对话在体验中升华情感

教学是一种体验。没有情感体验的教学,就没有创造的灵感,也没有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课堂对话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实际,还原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直指生命的心灵碰撞。《天鹅的故事》一文中,老天鹅带头用身体破冰的场景可谓震撼人心。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就是这只老天鹅,我们的桌子就是冰面,让我们把自己的双手当翅膀,一起来重重地拍击桌子。

(全体学生伸出双手,用手掌有力地拍击桌面: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拍击一次比一次沉重、猛烈,直拍得学生双掌通红,直打哆嗦,教室里一片唏嘘声)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1:我感觉我的双手非常疼痛,老天鹅的扑打非常猛烈。我仿佛看到冰面上老天鹅的片片羽毛,点点血迹!

生2:我认为老天鹅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个英雄!它身先士卒,给其他的天鹅带去了希望,振奋了人心!

师:老天鹅仅仅是在用胸脯和翅膀破冰吗?

生1:不,它是在用整个身心!

生2:它是在用全部的生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为老天鹅唱一首生命的赞歌吧!(师生再次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从上述案例看出,教师采取这种情境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用双手拍击桌面,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更为直观、更受震撼的情感体验活动,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促进了阅读教学的深度推进。

四、巧设情境——让对话在开放中自主生成

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有效的情境,可以使课堂进入一种师生和谐共振、默契配合,课堂气氛紧张热烈的艺术境界。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行之有效。在这样的情境下展开对话,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对话的自主与交流的快乐,同时也让对话充满生成和创造的色彩。如,在教《詹天佑》一课时,我这样精心创设了情境。

师:孩子们,顶着重重压力,京张铁路居然提早两年竣工了。清政府准备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如果你是这个发布会的负责人,你准备邀请谁参加呢?

生1:可以邀请詹天佑以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工人代表。

生2:还有国内、国外的媒体记者。

生3:还有那些曾经讥笑我们的帝国主义分子。

(学生自选角色参与,扮演詹天佑和工人代表的同学上台,其余的学生扮演中外记者或帝国主义分子。教师宣布发布会开始)

生甲(记者一):我想先采访一下詹天佑先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

生乙(詹天佑):京张铁路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建造出更多、更好的铁路!

生丙(记者二):这位工人师傅,修筑京张铁路时,你们是靠什么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压力的?

生丁(工人):我们靠的是信心,外国人能干的事,中国人一定也行,甚至可以比他们干得更好!

……

从上述教例可以看出,教师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场景,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对话的过程中。这就使得对话内容更为鲜活、空间更为广阔、情态更为开放。这样,使文中的詹天佑立起来了、活起来了,课堂对话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只有把握对话的内涵,优化对话策略,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大黑蔺相如彭德怀
大黑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逻辑思维
负荆请罪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绕口令、谜语
负荆请罪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