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2018-02-26王朔李爽
王 朔 李 爽
(1.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2.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四川 成都 610000)
“读报栏前拥挤着一颗颗攒动的脑袋,后面的人挤不进去,便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朝里瞅,里里外外围了几层人”,这一现象便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校园的读报热[1]。1977年冬,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激起了有志青年强烈的求知欲望。读书成为当时大学生的最爱,图书馆、阅览室几乎是座无虚席。但学校的书籍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站在报栏前读报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重要爱好。反观今日,国人的读书热情却在渐渐淡去。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的图书阅读量世界排名靠后。与周边韩国、日本相比,韩国人均图书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日本人均图书阅读量8.5本左右,而我国人均阅读量仅为6本,扣除教科书我国人均阅读量不足1本。这一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为显著,北欧国家人均阅读量约24本,犹太民族的人均阅读量高达64本[2]。国人阅读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不为之忧虑。全民阅读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全方位地推动,其中学校教育阶段是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从学校教育视角进行阅读推广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如书香校园及阅读校园的打造等,诸多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需深入探讨。
一、“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理论阐释
美国学者华勒于1932年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较早地提出了学校文化的概念,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较早地进行了探索。我国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始于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这是我国大陆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3]。直到20世纪末,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校园文化的研究也从理论探讨过渡到实践探索,从高等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一时间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诸如书香校园建设、阅读校园、学校文化战略工程(SCSP)、学校形象识别系统(SIS)等等。已有相关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实践操作层面同样存在诸多误区。鉴于此,进一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澄清及实践探索十分必要。
1.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进行了较早的界定,马林诺夫斯基在泰勒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阐释了文化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文化”最经典的论述,影响着整个学术界对文化的认识。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4]他将文化分为两大成分,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认为制度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马林诺夫斯基进一步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4]。器物文化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的水准。但器物本身并不具有动力,只有当精神改变了器物,器物才会有价值。同时物质文化和器物文化都离不开制度的规约,文化可以分为很多方面,但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均受制度的限制和支配。本文立足于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文化的定义,对“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本质进行阐释。
2.“群文阅读”理念
“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5]。“群文阅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实践活动,其背后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理念为支撑。
(1)多元理念。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趋势,给个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人们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知识的客观性受到了质疑,它不再被看成是永恒的,而是具有历史性与主观性的。于是,答案的唯一性也被打破,答案不再被看作是绝对的,而是多元的、相对的。
(2)开放理念。既然知识不再是绝对的、唯一的,教育教学过程也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可议论的。所谓开放性,有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教育教学评价是开放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个体能力的培养,导致从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可见,考试分数不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应是开放的、多元的,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依归。第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开放的。教材内容是丰富的、多元的,教材内容的选取应在可为的范围内包罗万象,同时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3)自主理念。自主理念指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要具有自主意识,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弊端,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可见,如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意义显得极为必要。一方面,从思想层面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可为的空间。在教育教学中,让自主与探索成为常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才能为创新提供可能。
3.“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多元、开放和自主的“群文阅读”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群文阅读”校园文化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内容结构看,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主体结构看,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者文化;从呈现方式看,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立足于已有校园文化研究成果,同时融入了“群文阅读”的理念,因此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指向。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目标指向不明确。一般仅仅停留在笼统的谈论,但是对于为何要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同时也没有对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阐释,一般停留在将校园文化的核心看作是精神文化,但是对什么是校园精神文化缺少论述。而“群文阅读”校园文化建设却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即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以多元理念、开放理念和自主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最终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现实的可操作性。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形式化严重,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或表面的口号宣传,无法深入实施。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实施的载体。相比而言,“群文阅读”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群文阅读”校园文化以“群文阅读”教学为核心,将语文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作为校园文化的着力点,这样便把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将校园文化作为学科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校教学;另一方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找到了载体。
二、“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价值
“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独特理念和全新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打造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打造独特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精神的内核,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办学理想的特殊表达[6]。办学理念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并且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同时办学理念也具有历史性,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办学理念会呈现不同的特点。目前,中小学办学理念呈现出形式化、同质化等问题。“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打造以多元、开放和自主为核心的特色办学理念。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下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社会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复杂性为师资队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无论是宏观的教育教学理念或是微观的教学技能等都亟待提升,其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进最为迫切。“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多元、开放和自主理念,对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进具有借鉴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师者形象,将教学活动看作一个开放的过程,尊重知识的多元性与学生的差异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提升学生的阅读力。阅读的对象不仅仅是文本材料,更不局限于教材,个体对所有外界事物的感知、理解和建构的过程都属于广义的阅读范畴。同时阅读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阅读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阶段,它伴随个体发展的始终。阅读是广义的,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一项核心内容即阅读,通过阅读文化的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在学校阅读文化的熏陶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并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促进学生阅读力的提升。
(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它的形成需要外界的引导,是衡量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有学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是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过程的结果[7]。但是传统的教育却遮蔽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失落于教育现实中[8]。学校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通过“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群文阅读”理念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教师的绝对权威,改变学生的绝对服从地位,形成开放、自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提升,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3)养成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多元文化素养是整个人类社会安定和谐的必备因素,也是个体必备的生存技能。从世界范围内看,国家之间以及民族之间的冲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文化之间的冲突。从个体角度来看,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纷争,这些纷争多数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而造成这种不理解的根源或许就在于多元文化素养的缺失。多元文化教育是培养个体多元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多元的教育理念,在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使学生逐渐地学会用理解和欣赏的眼光来分析异文化,最终养成多元文化素养。
三、“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鉴于“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性,需寻求其建设的有效路径。“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需立足学校现实,多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共建的方式,打造三维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
1.立足学校现实打造特色文化
之所以说“群文阅读”校园文化是一种特色校园文化,核心在于独特的“群文阅读”理念,即自主、开放和多元的理念。同时,“群文阅读”校园文化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较强的现实操作性。也许我们会疑惑,假若很多学校都做“群文阅读”校园文化,岂不是千篇一律,何来特色?实则不然,所有学校都可以树立自主、开放和多元的理念,但是具体操作并不是雷同的。不同地域、不同社区环境中的学校各有特点,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各有差异,不同的学校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中也会形成不同的特点。“群文阅读”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将“群文理念”与学校特点相结合,而不是抛弃学校现有的东西,重新植入一个同质性的外来文化。
2.多主体共同参与构建校园文化
前文提到校园文化建设有多方受益者,他们不仅仅是受益者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较为广泛,除学校之外还会涉及家庭以及社区等,因此单靠一方之力无法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缺一不可。各主体要增强自身文化自觉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认同“群文阅读”的独特理念。在具体的学校活动中,各主体要各司其职。家长提供外部的环境支持,学校管理者提供相关的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身作则,学生则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践行“群文阅读”理念。
3.打造三维一体的校园文化
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如将校园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或者直接将校园文化等同于精神文化。理论上认识的不清直接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将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为物质建设,或者将校园文化建设当成空洞的精神建设,这种支离破碎的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停在表面,流于形式。实际上这种机械的划分是欠妥的,文化虽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但是每个部分脱离了整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一个整体,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物质文化是低层次的校园文化,但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中最显而易见的部分;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受制度文化的规约,同时制度文化为二者提供制度保障;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精神文化统整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但同样需要二者的保障;于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整体推进,才能打造特色的“群文阅读”校园文化。
4.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共建
众多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原因除了理论认识存在误区之外,没有找到有效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原因。没有有效的实施载体,校园文化建设便无法融入学校,成为学校常规活动的一个部分。鉴于此,在“群文阅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需遵循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共建的原则。一方面,将学科教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群文阅读”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群文阅读”教学自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主要途径。将“群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课型,将“群文阅读”理念融入整个语文教学中。并进一步通过语文学科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将“群文阅读”理念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另一方面,将校园文化作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丰富各学科教学的内容。通过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共建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