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化尴尬,演绎课堂的精彩
2018-02-26江苏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215151杨小宝
江苏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215151) 杨小宝
前不久,学校安排我录制“一师一优课”工作。录制的过程中,学生很紧张,导致整堂课他们答非所问。这让我一个从教15年的教师也措手不及。在与同组教师讨论莫名其妙的尴尬场景时,我忽然想起曾经在南京听过薛法根老师执教的一堂语文课——《我选我》。薛老师本想以采访班长的形式导入课堂,但了解后发现,这个班级很特殊,没有一个班干。这让薛老师陷入尴尬的境地。但薛老师灵机一动,因势利导,积极利用学生的未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次尴尬的开场,就因为教师的机智而演化成一次精彩的生成。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乏各种突发事件,但我们的处理方式往往缺乏科学,更缺乏艺术,让教学更尴尬。怎样化解尴尬呢?
一、顺势追问化尴尬
以下是《三顾茅庐》的教学片断。
1.教师出示乌云密布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接下来会出现什么。
2.教师出示隆中秀丽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猜想:这儿会生活着怎样的一群人。(教师意图:让学生体验小说里环境描写对人物、情节的烘托作用,引出诸葛亮这位贤才)
生:我觉得那里的人虽然没文化,但大家都能和睦相处。
师:看着这样的风景,你怎么会觉得这里的人没文化呢?
生:(随即尴尬改口)那里的人都能和睦相处。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没有给出教师想要的答案,或者说他的答案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紧抓学生表达的漏洞,提出质疑。虽然,学生改口了,但明显感觉教学环节生硬,总让人感觉不舒服。学生也在一遍遍质疑中越说越少,直至最后什么都不敢说。冷静想想,这个看似偏离的回答或许是课堂精彩产生的一个契机。教师完全可以放弃预设的教案,站在学生的立场想: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乡野村夫,可能都具备比一般人更纯洁、更善良的品性,因此能和睦相处。教师完全可以顺势追问下去:“没文化的人,都能够具备如此纯良的品性。那些读过书的人会是怎样呢?”这样的方式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且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
二、巧妙转移化尴尬
还是《三顾茅庐》的教学片断。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追问:刘备如此诚心诚意、礼贤下士,那诸葛亮真的值得他这样做吗?(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的才华)
2.学生回答:不值得。偶有一两个微弱的声音:值得。
教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马上重复问题,一半学生改变了立场。教师马上肯定说:“是的,诸葛亮是当时的大贤人,肯定值得。”接着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语句。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答案是“值得”,几乎没有想过学生会回答其他的答案。因此,教师用了一种最没有艺术的方式——再三追问,强逼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既捆死了教师的教学脚步,更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实,当争议产生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让教学软着陆。当有一两个学生说“值得”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组织一次“以一敌百”的现场辩论。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论点,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诸葛亮。只有这样,课堂中的意外才能擦出思维的火花。可惜,教师把意外只当意外,没有及时发现意外背后潜藏的最佳的教育契机。
三、将错就错化尴尬
笔者也曾经历过一次尴尬。在教学“盏”字时,我让学生组词,第一个学生组“一盏”;接着,我又找了一个学生组词,他说“两盏”。底下的学生扑哧地笑了。回答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笔者灵机一动:“三四盏。”一部分学生停下了笑声。“五盏六盏七八盏。”笔者继续说,但已经有学生开始小声地随声附和着。“千门万户盏盏新,你方唱罢我登场。”笔者继续完成。这样就形成了一首打油诗。
学生一听来了兴趣,竟琢磨起来。笔者随机引出纪晓岚的数梅花花瓣创作诗的故事。学生听得很有兴趣,随后的课堂教学效率不言而喻。
几个小小的教学案例,值得反思。笔者认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最缺乏的就是耐心,倾听错误的耐心。课堂上,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当错误产生时,我们不应该打断学生的思维,而应该思索在学生有限的认知里,产生这样想法的逻辑。如果做到这些,我们离一名优秀的教师可能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