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为经,练为纬,培养语感

2018-02-26广东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527200张芝杏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感词语课文

广东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527200) 张芝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那什么是语感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地指出: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作语感。在近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沔尊先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20世纪8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一、以读为“经”,积淀语感

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能理解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一种最有效的语感练习手段。

(一)充分诵读,“读”到实处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平时下乡听课指导中,我发现语文课堂的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雁过无痕”。如,初读的要求是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在课堂中,教师通常注重形式,学生课文一遍都未读完,就马上转入下一个程序。这样,朗读成了教学的一个过渡环节,没有达到实效。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第一个学习任务是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读出语感。整节课教师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句,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

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充分诵读,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得多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从而积淀了良好的语感。

(二)教师示范,提供榜样

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范读。教师要通过范读来感染学生。在范读的时候,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摒弃现成的录音朗读,而是配着哀乐范读课文。我读得非常动情,学生也被我的朗读感染了。当读到“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这一段时,我不由得哽咽了,很多学生也悄悄地擦起了眼泪。我知道,我把他们带进了课文的境界里。

每天的早读课,我都坚持以“美文诵读”的形式进行比赛。这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通过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三)诵读吟咏,方式多样

单一的诵读,难免乏味枯燥,学生往往也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教师要注意读法,研究读法。

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福建的刘冰老师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他指导学生读书的一个片段让人耳目一新。课文最难读的地方就是林黛玉初见王熙凤时,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描写王熙凤穿着打扮的片段,一般教师读起来都觉得费劲,更不用说学生了。刘老师采用了类似快板的形式,用他那戏剧性的朗读、表演,师生穿梭到“红楼梦”中,化身为“凤辣子”和“林黛玉”,让听课教师也过了一把红楼瘾。第一次是刘老师范读;第二次是刘老师读前三句,学生读后三句;第三次全部是学生读。用这样别致新颖的方式,化难为易,学生能把这段最难读的文字读得妙趣横生、有滋有味,自然品出了王熙凤漂亮外表下泼辣张狂的个性。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千古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话竟不以为然了。在课堂上,大家都不注重背诵了。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背诵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意,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红楼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就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师。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下一番功夫来背诵经典文章。背诵积累多了,自然就积淀下了丰富的语言,形成语感。

二、以“练”为“纬”,培养语感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的,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

(一)比较理解,积累语言

语言训练,要抓住文本中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并以之作为语感培养的点,让学生进行理解积累。

人教版的《称赞》一文,第三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他(小刺猬)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教学时,教师应该抓住“一___比___一”这个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感悟。

人教版的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一自然段写葫芦长叶、开花、结葫芦的过程,写得十分具体生动。这为低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在教学时,我出示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分组读并比较,说说喜欢哪个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葫芦藤上长了绿叶,开出了小花。

学生自然都喜欢第一句,因为多了“细长的”“满”“雪白的”几个词语,写得更具体生动。然后,我出示了填空练习:

细长的( )( )满了雪白的( )

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回答,他们说出了多种答案。这样,指导学生将句子理解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对词语有了更具体的感受。

(二)揣摩欣赏,透彻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花钟》一文,第一自然段写不同的花开了,但词语不重复,表达非常生动。2008年的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钟惠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她把花开的样子变成一首“小诗”,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所喜欢的课文中对花开描写的方法进行自己的解读。通过对描写花开的词语进行感悟,学生体会到比喻、拟人所带来的表达效果,积累了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样教学,教师不必费劲地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解释,学生自己就可以领悟到它们的表达秘妙。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只要进行概括和归纳,就可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过程中,没有教师拖着学生走的感觉,学生获得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学生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伙伴一起读之后,我问:“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就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科利亚住进了医院,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觉得他会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他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出“五重教学法”,其中就有“重感悟”这一内容。什么是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

(三)加强实践,注重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除了坚持重感悟、重积累之外,还要重运用。“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运用,才能使语感得到强化。

在教学《荷花》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时,我重点解读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首先,通过换词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冒”字换成“长”“钻”“伸”“露”“探”“冲”,使他们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然后,启发他们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最后,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在构段上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这两种语言形式是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学习词语不仅要记住形态,理解意思,还要能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采用说话练习的方法:用“香港是___,是___,是___,还是___。香港真是___”的句式,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并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不是靠直觉来完成,而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地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课堂,以读为“经”,以练为“纬”,采取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措施,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语感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