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2-26于建江
于建江
(扬州洪泉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小儿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未形成卫生意识,极易受到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临床中应快速判断感染类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例到我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小儿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本次实验截取时间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参与本次实验的100例小儿中,细菌组小儿中,男、女性小儿分别为15例、15例,年龄在1岁-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4±0.68)岁;病毒组小儿中,男、女性小儿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在1岁-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0.45)岁;支原体组小儿中,男、女性小儿分别为17例、18例,年龄在0.9岁-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0.88)岁,三组小儿的一般资料两两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小儿采血前均保持空腹12 h,于早晨8点-9点之间完成采集工作,采集部位为肘静脉血,采集血液剂量为2 mL。血常规检查使用仪器为日本sysmex公司提供,型号为XS-900i;全血CRP检测采用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为胶体金法,全部检验过程均符合相关检查验标准。
1.3 观察指标 对比小儿的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10×109/L为阳性;CRP检测结果≥10 mg/L为阳性[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100例感染性疾病小儿,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血CRP检测阳性检测结果 细菌组小儿,2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出率为70.00%(21/30);病毒组小儿,6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出率为17.14%(6/35);支原体组小儿,3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出率为8.57%(3/35)。
2.2 血常规阳性检测结果 细菌组小儿,2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出率为66.67%(20/30);病毒组小儿,1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出率为28.57%(10/35);支原体组小儿,8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测出率为22.86%(8/35)。
2.3 三组小儿的CRP、白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细菌组与病毒组、支原体组的CRP、白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支原体组的CRP、白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小儿的CRP、白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对比(Mean±SD)
3 讨论
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均为感染疾病的致病菌,应采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采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判断感染类型准确率较高,可为小儿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促进小儿康复[3]。
以往小儿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常采用血常规检测,但血常规检测可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疾病发病时,部分小儿白细胞上升水平并不明显,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全血C反应蛋白是一种应急性蛋白物质,当小儿受到致病菌侵袭时,CRP会显著上升,若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CRP指标会显著下降,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判断小儿感染类型,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获得结果等优势,可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为小儿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